香港農業發展簡史
香港近代農業發展一般以1950年代作為劃分,在這之前新界的原居民長期以來主要種植水稻這種主糧。隨著內地政權易手,大量南來難民落戶新界,以務農維生,或租地或墾荒,開始栽種蔬菜和花卉等經濟作物。他們大部分是經驗豐富的農民,除帶來各式各樣的蔬菜種子,亦在香港這片土地上延續了原居地歷史悠久的農耕社會精神和生活模式 。

過山車般的蔬菜生產

1960至1980年代是香港蔬菜種植的黃金時代。資料顯示 ,1960年香港的稻田面積為8,018公頃,菜田、花圃、果園及其他作物則佔4,966公頃;1970年兩者分別為4,569及5,505公頃,後者超越前者;1980年分別為30及4,507公頃,前者所餘無幾,後者也已從高峰回落。

進入1980年代,隨著內地改革開放,內地菜開始供港,香港的蔬菜生產量拾級而下;1990年,菜田、花圃、果園及其他作物農地面積減少至2,720公頃1;至1998年內地農產品可無限額地輸入後,再進一步萎縮至2016年約只佔700公頃2

香港的蔬菜自給率在1980及1990年代仍有超過30%,目前已降低至只有1.7%。蔬菜自給率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地方的人吃的蔬菜有多少是自己生產的,自給率愈低,表示對進口蔬菜的依賴愈高,對糧食安全愈不利。

近年,各種社會議題包括食物安全、鄉郊發展、環境保育和可持續發展等,帶來社會對本土農業的反思,各種復興農業的聲音此起彼落。政府亦在近年推出新農業政策,以推動農業現代化及可持續發展為重點。

1.資料來源:《香港在地農業讀本》,鄒崇銘、姚松炎編,2015
2.資料來源:《漁農自然護理署年報2016-2017》,漁農自然護理署編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