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食物里程
里程長短與食物質素

為甚麼吃近比吃遠明智?
 

因為農產品容易腐爛的特性,我們的父母輩,吃的都是鄰近地區當時生產的食物。現在,供應給我們的食物,卻不分季節,來自世界各地。這本來應該是生活水平提高的體現,但可有想過,我們可能因此而付出的健康代價。

就以香港的蔬菜為例,其來源遍及全球各地,近至中國內地,遠至澳紐歐美,在其運輸過程中,為確保不腐壞及保持最佳外觀,大多需要添加化學劑。這些殘餘在農產品中的化學品,毋疑增加了我們進食「有害物質」的危機。

購買有機產品固然可以免卻此等食物污染,然而,蔬果的營養高峰期是在採收之後,每一刻的運輸和儲存,都會使其營養價值略遜一籌。資料顯示,在 25 ℃ 擺放一天的菠菜,維生素 C 含量只有剛採收時的 80% ,若改以 10 ℃ 儲存,翌日的含量約為 90% ,五天後則僅餘 70% 。雖然低溫冷藏有助維持食物的養分及延長保鮮期,但益處始終不及新鮮產物。換言之,愈是「遠道而來」,愈是運送需時,其營養流失率愈高,即使經急凍空運,亦難倖免。

此外,為免在運送途中過度成熟以至腐壞,不少需長程運輸的新鮮果菜往往在成熟前採收,這些在非天然情況下被逼停止成熟和經歷推出市面前摧熟過程的產物,永遠無法讓我們嚐到百分百的天然滋味。本地蔬果特別鮮甜可口,營養豐富的說法實在有跡可尋。

正所謂飲食養人,季節育人,中國傳統養生之道認為飲食應順應四時,只要稍加留意,不難發現四季當造產物和人體所需的奇妙配合。比方說,華南夏日,暑熱濕盛,具清熱利水、祛濕解暑功效的冬瓜剛逢盛產;深秋時分,萬物收斂,燥氣襲人,潤肺生津的柿子便會在樹上成熟,堪稱為天賜的合時佳品。

可是,「時菜」一詞幾乎漸成食肆菜色的專有名字。由於地區之間貿易頻繁,或是化肥農藥的使用,在市場上出售的果菜,不再受季節限制,盛夏供應西蘭花,嚴冬銷售茄子,並不稀奇。從商業和消費立場而言,這可說是貨種的多樣化,但在順應自然的角度來說,似乎又欠缺一點「適時而食」的智慧。

 

 
   
   
 
綠田園基金2005 © 版權所有
用800 x 600解像度及Internet Explorer 5.0 或以上版本瀏覽本網頁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