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食物里程
長途運輸的污染與浪費

為甚麼吃近比吃遠明智?
 

在有關「食物里程」的討論當中,最為人關注的,就是長途運輸所引致的環境污染。

在香港的市場上,不難發現來自美國的西生菜、澳洲的甘筍、北京的菜心、泰國的茄子等等。千里迢迢地從外地輸入食物,必要耗用運輸工具的燃料。有人估算,每運輸及加工 10 公升 橙汁需耗掉 1 公升 柴油(註 1 )。目前大部分的農產品皆經由陸路及海路運送,但為追求新鮮度,採用耗油量更多的空運方式亦與日俱增。廉價的汽油,未能反映它真正的環境代價。

與之同時,長途運輸食物難免需要更多的處理和包裝,以便在運送過程中保鮮,或防止破損,確保在市場上的「賣相」。別忘記,這包裝程序除了浪費物料外,亦會製造更多垃圾,對環境構成的壓力可想而知,與環保界鼓吹的減廢概念可謂背道而馳。

在耗用資源之外,運輸系統可造成的空氣污染亦不容忽視。舉例說,由紐西蘭運送 1 公斤蘋果往英國出售,整個過程共排出 1,000 克 二氧化碳,假若由英國生產內銷,所涉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則僅為 50 克 (註 2 ),相差達 20 倍之多。

有研究指,與貿易相關的交通運輸是其中增長最迅速的溫室氣體來源之一(註 3 )。在溫室效應鬧得沸沸揚揚,全球反常氣候連年而至的今天,對於長途運送食物而引發的溫室氣體增加問題,我們絕對沒有置若罔聞的藉口。

此外,為了應付富裕地區的入口需求,部分沿用傳統耕作方式的發展中國家,漸需改用具破壞性的密集農業生產模式,這將對土地的持續性和生態環境造成沉重的壓力。例如巴西為了生產黃豆供歐洲的動物作飼料,先將西拉達( Cerrada )高原的森林砍去約四分之一,面積大約是 1,200 萬英畝。這對當地生態的破壞,是無法彌補的。(註 1

註:

( 1 ) Tim Lobstein , “Measuring food by the mile” , Living Earth and the Food Magazine (http://www.mcspotlight.org/media/reports/foodmiles.html ) .

( 2 ) Jones , J.A. ,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distributing consumer goods: a case study on dessert apples , University of Surrey , 1999.

( 3 ) Simms , A. , Kumar , R. and Robbins , N. Collision course: free trade's free ride on the global climate , New Economics Foundation , 2000.
 
   
   
 
綠田園基金2005 © 版權所有
用800 x 600解像度及Internet Explorer 5.0 或以上版本瀏覽本網頁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