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綠色專題 綠色觀點


基因食物

綠色觀點

香港人生活質素不斷提高, 就以食為例,食物種類越來越花巧,最重要是講求色、香、味俱全。不過,為了達求此目標,我們往往會在食物上加上很多人工化學物質,然而這些都是對身體無益及多餘的東西。

究竟在我們習以為常的人工化飲食習慣中,怎樣才可以吃得健康一點?

一切由植樹開始
一抹浪漫的收成

「有機」有甚麼機?

為甚麼「有機」令人類有機
原來是純情傻瓜
綠色領導潮流
自由快樂不如自在逍遙

一切由植樹開始

山火毀林
純林與混交林
常見的植樹品種介紹
為甚麼要植樹?

山火毀林

1999 年的清明節公眾假期,本港總共發生了 400 多宗山火,令消防員、飛行服務隊、漁農處等部門疲於奔命。

本港每年平均有 165 宗山火,大部份都在 10 月至 4 月期間的週末及公眾假期發生,可以說百分百都是人為產生的。而主要原因,是郊遊及掃墓人士的疏忽,與及農民燒田草及垃圾所致。

香港的氣候條件,不足以產生天然山火。要發生天然山火,必須要有乾燥的天氣和足夠點燃樹木的高溫。香港的夏天,溫是夠高了,但太濕;到冬天,乾是夠乾了,卻又不夠熱。故此,據專家估計,自上一個冰河紀以還,即 4 萬年之內,香港都無天然山火發生過。

由於一些人的不小心,每年便有約十萬棵林木被毀,雖然漁農處每年又會種植約三十多萬株樹苗,但被毀的很多時都是成長的樹木,而重植的卻是小樹苗,兩者對大自然的貢獻,自有很大的分別。另外,山火更會燒死許多野生動物,破壞它們的棲所。還有沒有了植被的保護,泥土容易受到侵蝕。兼且,山火更會威脅我們的生命和財產。

純林與混交林

雖然經過漁農處多年的努力,我們現已有約 12 , 200 公頃的植林,但大家郊遊時,最常見到的景象,仍然是草坡加灌木叢,間中幾株樹,偶爾才會見到植林。香港的植林非常容易辯認,大多是一片同一品種,同一樹齡的樹木,規規矩矩地排在山坡上,遠看它們的顏色十分一致。這種純林,頗具觀賞價值,但生態價值卻不及混雜多種樹種的混交林了。

純林多是 80 年代以前種的,當年可能是為了盡快提高樹林覆蓋率,防止水土流失及綠化郊野,故此多選種一些能適應惡劣環境,快大,兼且方便大量育苗的外來引進品種,兼且為了提高效率,每次都種同一個品種的樹苗。但因為純林太單一了,結構簡單,樹冠高度一致,能夠進入林底的光照便減少,於是可以在樹腳生長的其他植物亦較少,加上外來品種一般都不會生產多肉多汁的果實,故此雀鳥及其他野生動物較不喜歡棲息於此。

現在漁農處植林,已會混種多個品種,同時亦加入了一些原生樹種,若能再加上本港市民的防止山火意識提高,我們的山頭,可能有望回復鬱鬱的亞熱帶樹林本色。

常見的植樹品種介紹

裂斗錐栗 ﹙ Castanopsis fissa 又名黧蒴,是一種生長迅速的原生常綠喬木,可高達 6 米。葉邊緣變化不定,常有波紋。葉背鐵褐色,且披有一層幼毛。花期 4 至 5 月,米白色成簇聚生,十分容易辨認。

大頭茶 ﹙ Gordonia axillaris 一種原生常綠喬木,在有利的生長環境下,可高達 15 米。但通常只有 1 至 2 米高。花期 10 至 12 月,花瓣白色,雄蕊鮮黃色,十分奪目。能生長於最劣質的土地上。

翻白葉樹 ﹙ 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 是一種高大優美的常綠喬木,原產於北印度及緬甸。因部份葉片,掌狀 3 或 5 裂,貌似楓葉;而葉柄屬盾狀著生,似荷葉,故又名半楓荷。另,葉背披有細毛,白色或鐵 z 紅色。

紅膠木 ﹙ Lophostemon confertus 一種生長迅速的常綠喬木,原產澳洲。在香港一般會高達 6 米。樹皮淡灰色或褐色,上部及枝條的樹皮會脫落,留下光滑橙褐色的表面。能夠生長在熱而乾燥的環境中,是香港常見的植林品種之一。

為甚麼要植樹?

樹林對人類,以至地球生態貢獻良多。它不單可提供樹陰,美化環境,減少空氣污染,還可以保護土壤,免被侵蝕,減少水土流失,更可提供棲所給大量野生生物,同時協助調節二氧化碳及氧氣的平衡,調節氣候,另外,樹林內更蘊藏了大量未開發的基因資源,對人類的藥物發展,有很大幫助。

其實以香港的氣候條件,應該滿山滿谷都是雨林,現在草坡灌木叢加幾棵樹,是早期的不斷的砍伐和近年的山火,令植被無法回復到當年的鬱鬱所致。要植被由受破壞,回復到雨林的狀態,需要很長的時間,植樹是加速這種自然演替的方法之一。

一片茂密的樹林,一處可讓野生生物棲息的地方,一切由植樹開始。
返回最上

一抹浪漫的收成
周兆祥
(原刊於 2000 年夏季號總第 17 期《稻草人》)

『綠田園基金內部和外圍,團聚了一群有心人,不知不覺間在社會中建立了一個醒覺,一個概念,一種堅持。』一位我敬重的非常不簡單的朋友在專欄裡這樣說。

去年底,農場開幕十周年,我問自己︰這兒究竟發生了甚麼事?

回想起來,大概是一抹不知天高地厚的浪漫︰幾個傻兮兮的『前中年』人偶然踫在一起,造出一個應該是不切實際的夢。

結果,許多人不知不覺生命或多或少改變了。

其中一個是我。

例如我猛然明白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果作為人生態度,有害無益。『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如果作為人生態度,一樣有害無益。

原來大自然的規律表面上很『簡單因果』︰撒莧菜的種子永遠不可能因此收穫西瓜,過份淋水到一盆番茄中必然浸死。

可是在這種 reductionist (還原主義)哲學背後,還有更複雜更神秘莫測的因緣︰我們發心、動手去做任何一件事,結果往往遠遠超乎想像之外。誰執著付出了之後要得到甚麼、得到多少,不懂得為了更奧妙的祝福而感恩,是愚蠢,活該得到懲罰——長期痛苦。

種瓜菜和做人,道理看來沒有分別。

十年前,我的醒覺、概念、堅持是『大自然永遠是對的』,人切莫傲慢自以為是。

經過了綠田園的十年,我的醒覺、概念、堅持依舊是『大自然永遠是對的』,人切莫傲慢自以為是,只不過我的理解不再是生態環境、種植的層面,而是人生掌舵的宗旨。

每次想起或者踏足鶴藪山谷這塊土地,我都不能自己,明白到種瓜非為摘瓜,一分耕耘莫計一分收穫的樂趣,和天恩。
返回最上

「有機」有甚麼機?
周兆祥
(原刊於 2000 年冬季號總第 19 期《稻草人》)

「今天這個聚會,我們已經等了好久啦。

「『我們』,指的是場中一群多年來無私地做推廣工作的『有心人』,這些人清楚知道自己在做甚麼。

「這幾天,會上大家在談科技、談生意、談效率……。這些都是『左腦』的話題。

「如果食物生產只不過是商機,只不過是M食手段,大地繼續被視為供應人類食糧的生產線,那麼我們吃進肚裡的東西,仍然會是『能量』低、祝福少的一堆堆化學物質。

「剛才我提到的『有心』朋友都明白:有機運動之所以『有機』,關鍵在於它致力改變目前這種文明的貪著數、自私自利、以我為中心的態度,轉化為無我、付出、博愛的態度。正因如此,志士仁人才覺得可以付託終生,前扑後繼,不計較名利得失,忘情投入,顛沛流離始終無悔。

「 ”When you have a WHY, you can bear any HOW.” 存在主義心理學大師佛蘭克留下這句名言,一直成為周兆祥的座右銘——既知緣何上路,萬水千山等閒。此所以我們濟濟一堂談有機農業,最宜先搞清楚最基本的問題: WHY ,為甚麼有機。

「對我們來說,答案是愛。感謝有這個機會分享這個信念。」

這是日前在香港舉辦的首屆「有機耕種研討會」上我的發言。

很想哭,淚水是快樂的淚水,因為十年前五年前未聽過的、嘲笑的、漠視的、敵視的,紛紛擁護支持了。

很想哭,淚水溶化了悲情憤怒無奈,因為擁護支持之中,砂石篩濾過後,剩下來的金粒恐怕不易找到多少。科技仍然是無心無情的科技,商業更不用說不會談心講情。

當然明白,目前階段大概是歷史發展的一個必然過程︰科技界知道「好玩」、商人知道「好賺」,那麼各地的農場紛紛停止使用化學物質生產,轉為有機運作以配合市場需求,於是全球各地才有可能越來越多恢復自然方式的農業,大家才會逐漸吃得到安全、健康、少生態罪孽的食物。

人,始終還是自利的動物︰且看近年各地的消費者不再嫌貴,甘心多付幾塊錢買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原因一般都是「放心 囉」、「好味道 」、「多 營養喎」。

真正的有機運動,關心的卻是少殺生少暴戾﹙噴農藥用化肥將億兆計的大小生物趕盡殺絕﹚,以及子孫得享安全美麗的好環境。甚麼時候消費風氣才變得深綠一點︰大家付鈔時考慮生態道德?

由「自愛」改為「大愛」,破「我執」進入無我境界,正是個人提升的道路,也是文明真正進步的方向。既然 ”You are what you eat” ﹙你吃甚麼就變成甚麼」﹚,真正有機食品裡面蘊藏的那些愛心能量,應該正在逐步改變人間,靜靜起革命。

﹙原載《快周刊》
返回最上

為甚麼「有機」令人類有機
周兆祥
(原刊於 2002 年冬季號總第 23 期)

明明市場上有那麼多瓜菜水果,你偏要自己用有機的方式去種,為甚麼?

你說︰哦,自己種,好玩又有滿足感;工餘接近一下大自然,好減壓謘C

市場上的瓜菜水果那麼便宜,你偏要買又貴又種類少的有機貨,為甚麼?

你說:哦,食得放心(口的)囉,又好食(口的)。(或者你心裡的意思是:條命寶貴,當買保險喇。)

開始有農民「轉有機」,其實也相當麻煩,要用新方法,種的品種又要多。為甚麼還要轉?

他們(或者會)說︰搵食嘛。有人買咪種囉。

開始有人投資搞「有機」生意,又生產又分銷。為甚麼如此熱心?

他們(或者會)說:支持環保(口丫)嘛!

開始有政府部門推行新政策,推廣有機農業,為甚麼「忽然綠色」?

月前一次香港素食學會的「綠色茶座」上,負責抓此事的官員明言是社會有這樣的潮流和需求,所以政府回應。日前舉行的「香港有機耕種 2001 」研討會上,漁護署韋徐潔儀署長則說︰「通過保護自然生態的平衡,有機耕種可保持農業生產的長處效益,改善農民的競爭力。除此之外,在當今講求物質享樂的年代,有機耕種亦是人們回歸自然、追求精神價值的體現。」

自利而有機,好!

廿一世紀開始,人間前所未有的充滿絕望、憤怨、天災人禍、普世規模的仇恨敵意,世人身心靈從未有過那麼病態。同時,文化的綠化趨勢亦愈益明顯,其中一個明顯的現象正是有機運動的興起︰

許多人買有機產品因為想吃得安全、想健康長壽、想吃得好味。許多人種有機菜是因為有錢可賺,于是引來商人投資去開發、生產、行銷。

當然,由本質來看,上述各種行動大概都是出於私利:益自己。

益自己沒有甚麼不好,至少總比損人又害己好得多——上世紀那種「灰色」的耕種方式正是如此︰一小撮人賺錢,全人類健康受害、地球受害、眾生受害。

那個愚昧無知、罪惡滿盈的黑暗時代即將結束,有機農業為人類的文明找到了救贖,帶來希望的曙光,因為

You are what you eat ,我們吃甚麼樣的東西,就變成甚麼樣子。

吃得毒,人就毒。

吃得血腥,人就血腥。

吃得罪孽,人就罪孽。

吃得無生命,人就無生命。

試想一想,一個社會人人天天餐餐吃又毒又血腥又罪過又充滿死亡意識的食物,結果怎樣?

結果就是你和我眼前的香港。當然。

致力重建人間樂土

我們實在無須如此下去。

如果人類真的見到棺材流眼淚,迷途知返,改邪歸正,再次用有機方法生產食物,人間馬上改觀︰

正如在那次研討會上文思慧博士指出,當大家放棄了化學毒物和反自然的生產模式之後,不但可以有促進旅遊、減少失業人口、減少生態破壞等經濟效益,還有會導致文明及社會種種基本的轉變,包括減少食品加工公司、農業化學工業、進出口企業等的壟斷、恢復養份循環的地區化或本地化,更重要的是讓人民得以自給自足過活。

由此可見,有機運動不只是吃得安全一點那麼簡單,也不只是新紀元商機,它的本質是綠化人類文明的先鋒式顛覆轉化力量,促使個別社會與國際間的工農業生產及貿易模式改變,讓越來越多人吃得到有充分養料、生命氣息、宇宙智慧、祝福、恩寵的食物,從而思想、靈性狀態、社交、智力、心理、生理恢復自然,同時也令到社區重生,讓大家得以生活在生機蓬勃、安全健康、風光明媚的環境裡,再以相親相愛(不再鬥爭嗜血)、光明正大(不再罪孽深重)、自由自主(不再受國際財團剝削壓迫威脅)的方式生活。

那不是很好嗎?

這個樂園重建的工程,正是綠田園基金此類自發民間組織的奮鬥目標。由 1989 年我們不自量力傻兮兮地蠻幹開始,這個小小的團體從未忘記過它利他主義式的使命,以及放眼世界,本地入手的理想與策略。當年這個社會對有機的概念的了解猶如火星來的哲學,到了最近,至少有部分消費者、農民、商人、學者、政府官員認同了有機概念,而與此同時我們又面對更嚴峻的威脅,包括基因改造科技和國際經濟蕭條。綠田園基金這類組織苦捱著,越戰越勇,只因世間充滿了不公義、充滿了苦難,與其咀咒黑暗,不如散布光明,化悲憤為力量。正如前述,有機運動是扭轉因果業報的關鍵,這方面一點點的努力,因緣際會,應該可以改變全人類的大命運,文明轉危為安,否極泰來。

福報等著你

亦由此可見,你買有機菜、種有機菜、做有機食品生意或科研、推動有機政策,都是在種福,為「大我」,亦即是為你自己。

剛蒙諸位理事不棄,推選做基金主席,謹此獻上這些想法跟大家和讀者共勉。

——寫於 01 年環保節開幕日

返回最上

原來是純情傻瓜
周兆祥
(原刊於 2001 年秋季號總第 22 期)

「你這個人橫看豎看都不像有機耕種農夫( organic farmer )喲!周博士,你很特別呢。」跑來訪問的西報記者在結束訪問時這樣說。

「為甚麼妳會有這種樣感覺?」我也好奇起來要問她。於是她說:「大家都以為搞有機耕種的都是憤世嫉俗,脫離社會,追尋自己小天地,寄情山水,吸大麻喝酒,像嬉皮士式的遁世者,沒想到你有一份正當的、體面的、全職的、專業的工作,還有一大套積極的理想……。」

在她出身的和一直習慣了的那種西方社會,相信有機耕種運動早期確是由企圖不問世事的「逃兵」搞起來的,但是近年早已不是這樣了——難道英國積極推動有機耕種的查理斯皇儲是這類人嗎?今天生產最多有機農作物的單位肯定是不放過大好商機的大財團。

我認識在香港開農場搞有機耕種的農夫,一個個都是純情的傻瓜,不知天高地厚,不問收獲,不理人家笑罵的「瘋子」。如果這幾位(不錯,七百萬人之中,只有寥寥幾位,十隻手指數得哂)仁姐仁兄稍有點點機心、稍為自利一點的話,香港根本不曾有過有機運動。

商機帶來機心,大財團來了。下一章是甚麼局面?我不知道。我對自己認識的那幾位繼續有信心,即是說相信他們傻得可愛到會功成身退、前人種果後人收也一樣快樂自在。(難道他們有選擇嗎?)

這也正是我衷心敬佩他們一個一個的原因。

「妳有所不知,我們香港這一輩有機耕種開荒牛一直被人埋怨,冤枉我們只顧種靚菜貴菜給有錢人吃、搞階級分化、對草根階層毫無貢獻呢!」我對那位記者說。

然後四目交投,交換了苦笑。她始終不明白,為甚麼我仍然那麼樂觀,堅持奮鬥。
返回最上

綠色領導潮流
劉迺強
(原刊於 2000 年秋季號總第 18 期《稻草人》)

在網熱退潮,人類基因圖譜完成之後,下一個登上經濟舞台的,將是生物科技,這同時亦標示碳基文明的開始。以目前科技的進展,不出三十年,人類日常衣、食、住、行、醫療、能源等,絕大部份將來自生物有機體。今天流行的硅基電腦,已經接近極限。碳基生物電腦遠比硅基電腦有效率。

生活在碳基文明中,人類要與大量和繁多的動植物、微生物和平共處,相依為命。這是否就是許多綠色人士提及的中國經濟理想『天人合一』境界呢?我們無法驗證,但可以想像,碳基文明對生態環境變化敏感,人類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都不能不比目前綠色得多。

這裡且舉一個例子︰我們目前大量使用的塑膠材料,來自石油。而石油是億萬年前生物遺體的分解物。人類近一兩百年大量砍伐,快要吃光了億萬年的老本。本來的塑料來自樹脂,只要我們有足夠的樹木,而且不會奢侈浪費,會用之不缺。因為有此需要,全球綠化的面積一定會比現在大很多。

放眼將來,綠色一定領導潮流。
返回最上

自由快樂不如自在逍遙
周兆祥

非洲有些國家的政府,為了搞旅遊業賺外匯,紛紛設立野獸保育區,保存一些野生生物給遊客觀賞。這些保育行動出發點是利,不是真正綠色。

我們的政府恐怕香港空氣太污濁,趕走外資嚇怕遊客,於是『忽然環保』。這些保育行動出發點也是利,並非真正綠色。

董建華領導的統治層顯然『正確』反映出香港精神:賺錢最要緊,有錢有快樂,有錢有自由,冇錢乜都免提。

這是香港社會墮落的根源,而最可怕的是,本地的傳媒甚至教育界,相當大部份人也根深蒂固抓著這種觀點不肯放。

根據這種文化思想:物質生活﹙買靚車、住豪宅、名牌、美食等等﹚是快樂的保證,足以驕人的成功象徵,社會進步的目標。

大家忽略了也拒絕承認的是物慾只會令人沉倫,難以自拔。真正的滿足必然來自內心的平安、靈性的提升、自我的安頓與消滅。

廿一世紀是人類文明靈性復興的時代,世人開始明白到人生追求的本該是自在、逍遙。

不防由今天培育一瓶芽菜,細啖其中恩典開始!

  返回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