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吃過在有機農場內自摘的士多啤梨後立刻覺得咀唇麻了;有養蜂人的蜜蜂最近死亡慘重,他估計與隔籬有機農場噴灑的殺草劑有關;有有機小農發現自從隔鄰的荒田被有機農場開墾耕種後,瓜蠅絕跡,他已不須再套瓜袋或作任何防禦措施,仍可瓜果纍纍,他懷疑與隔鄰噴灑了不知甚麼農藥有關。……
用藥誘因增加
多年來,我們一直聽到這類有機農夫用化學農藥的傳言,近年士多啤梨自摘活動流行之後,傳言更盛。大家可以計一計,每株士多啤梨苗可以收成到 1-2 磅的果實,每磅自摘士多啤梨售價今年大約 40-90 元;根據漁護署網上資料,每斗地(7,260 平方呎)種 4,500 苗,即大約 1.6 平方呎一株,從網上的宣傳及報導,不少農場都說種有十萬呎或以上的士多啤梨,就以一個十萬平方呎的自摘園計,它可以從 10 月下苗到 4 月收成完畢這 7 個月期間,生產到價值 2 百多萬至上千萬元的產品,但當然,農場的最終收益,端視有多少客人幫襯。另外,成本方面,去年每條士多啤梨苗售價約 2 元,加上人工(種植、管理、接待等)、膠膜、滴灌系統,以農業界的規模來說,這個一個高投入,有超高產出潛力的生意。我們十分高興香港有農產品可以讓農戶有較好的營生,只是這個計算,亦可以讓我們了解有部份農場,有較大的誘因去用各種方法令他們的產品無恙。
常規冒充有機
即使以普通有機菜來說,有機菜一般售約 20 元一斤,比常規的十元八塊高一半有多,而有機與常規的外貌相差無幾(今日不少有機菜都跟常規的一樣好樣),故多年來一直有魚目混珠,以常規充有機的傳言。
有需要立法規管嗎?
香港的有機農業發展到今天,估計已有 365 個有機農場,佔全港菜場總數約 2 成,數量上仍不斷上升。而有關有機農夫用化學農藥、農戶菜檔魚目混珠等的傳言亦有增加趨勢,這些都是捕風捉影、惡意中傷、同行競爭?抑或,業界中有害群之馬?還是,部分農夫還未清楚有機要求下的無心之失?
如果真有讓小朋友吃到咀唇都麻了的農產品,這已經不是可供人類食用的了,不論有否聲稱有機,都已犯法。至於用化學農藥至合法常規生產水平的,因目前香港法例上並無「有機」的定義,即使知道產品並非有機,也不能繩之於法。那香港需要對有機農業立法規管嗎?
怎樣規管?
根據外地的經驗,立法規管有機產品主要都是通過限制商品的「有機」標籤,產品必須先取得政府認可認證機構的有機認證才可以「有機」名義出售。另外,在美國,年銷售額 5,000 美元以下的小農戶,可以獲得豁免。
目前香港有兩個有機認證機構,但認證屬自願性質,三百多個有機農場中,只有接近 90 個獲有機認證,大約只佔全數的四分之一。
正反兩面睇
相信消費者會較多傾向支持立法,因為他們是立法的主要受益人,因立法而引致的種種投入不需他們費心。哪有機農夫又怎樣看?有有機農夫表示他行得正企得正,不怕立法;亦有農夫說這是好事,可以清理門戶;亦有農友覺得填表認證太麻煩亦無意義,他寧願花時間去用心去耕作,如果真的立法要認證的話,他會考慮改稱自己的產品是本土產品之類,將他種出來的好作物留給熟悉他的消費者。至於其他業界人士,有贊成立法以保障消費者的,亦有反對認為立法不能提高食物質素的,亦有擔心立法之後的執行細節的。
哪你又怎樣看?有意見的,歡迎電郵至 en@producegreen.org.hk,讓我們一起為本地有機農業發展籌謀。
補充資料:根據有機標準,有機農耕作除了不用化學農藥、化學肥料之外,還有其他對環境及生產上的要求,例如輪作、間作、緩衝區、生物多樣性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