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焦點
咖啡故事

不知道香港第一個種咖啡的農場是那一家,不過筆者第一次在香港見到咖啡樹是在南丫島的香草原,當時的咖啡樹正開花,聽場主說,咖啡樹已經結過子,原來香港也可以種到咖啡。

於是,十多年前,從嘉道理農場買來數株咖啡苗,在農場內也學著種植。知道咖啡不耐日照,故此,咖啡苗都種在樹蔭下。結果,種在大樟樹底下的長得十分瘦弱(可能是遮陰太嚴重吧),種在大樹菠蘿底下的卻生機旺盛。

數年前,因為農場外圍的樹木逐漸長大,令周邊的田地越來越陰,蔬菜生長都不理想,故此生起在那兒改種陰生作物的念頭,最後和同事反覆商議,最後敲定種植咖啡。

因為需要的苗量較多,買苗成本高,故此決定買種子自行培苗。但國內購物網站內提供的咖啡品種不下幾十種,但我們對咖啡豆一竅不通,選品種成為一大難題。最後我們選定雲南小粒種的鐵比卡 (Typica) 咖啡豆,是因為資料介紹說它是衣索比亞最古老的原生品種,所有阿拉比卡 (Arabica) 皆衍生自鐵比卡。它雖然體質較弱,抗病力差,產果量少,但風味優雅,牙買加藍山、蘇門答臘曼特寧、夏威夷可娜等優秀的莊園豆都屬於鐵比卡。

第一次培咖啡苗,怕有閃失,故此將苗盆放在寫字樓側近,行出行入都可以望到。苗盆的位置有遮陰但光猛。經過兩個月左右,終於長出幼苗;稍長,轉植苗杯;再長,再移栽花盆。期間,不斷移位,逐漸增加光照。大半年後,趕在雨季完結前,移種到田間。

經過數年風雨,這批鐵比卡小苗已經長成小樹,有半人至大半人高,去年開始陸續開花,並結出少量咖啡櫻桃,估計今年產量將會增加。

目前,香港已有數個農場種植咖啡,每家的咖啡樹數量都不多。曾經有前輩提議成立香港永續咖啡網絡之類的組織,將本地以可持續方法種植的咖啡都集合起來,建立品牌,方便營銷。和數個農場討論過這個建議的可行性,期望經過醞釀之後,日後可以有永續本土咖啡在市場上出現。

延伸閱讀:
〈本土咖啡深度行〉
〈可持續咖啡〉綠田園電子通訊第 212
 

圖片來源:面書截圖
你睇咗未

圈養業的真相──動物「失」樂園

隨著文明的演進,一些習以為常的觀念應該再思考了。看動物表演,是我輩小時候家庭的正當娛樂,大家在拍掌歡笑的時候,卻沒有想過動物的意願──終生不得自由,強迫表演違反天性的動作,在狹窄的環境下生活,……。

其實,只要一點同理心,便很容易理解動物被囚禁在非天然的環境下,每天面對遊客的喧嘩、閃光燈的騷擾、違反天性的訓練、……,都是沒完沒了的折磨。故此,全球已經有約 50 個國家禁止或限制動物表演,只可惜,香港不在其中。

更甚的是,香港的動物保護法例一直為識者詬病。現在,有團體發起民間草擬香港動物福利法,由大律師、事務律師、獸醫、傳媒及各動保物種界別人士,提供意見,讓政府和市民參考法例草擬,並邀請市民聯署及發表意見。

他們建議的動物保護法規包括要求飼主有謹慎責任、管制放生、淘汰動物公園圈養、動物受到不必要的痛苦也應列為虐畜、車輛(包括集體運輸系統)應對動物的安全有責任、禁止馬戲團表演、顧及農場動物的福利、提高罰則、……等等。這裡還有他們的法律界宣傳片段 ,可作參考。

據說印度聖雄甘地曾說過:「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就看它怎麼對待動物。」期望香港能有與它的發展程度相匹配的善待動物文化及動物保護法例。


 

圖片來源: Facebook 截圖
綠色天下

川龍荒田上的苧麻公園

農業、農地的價值不單在它生產到值幾多錢的農產品,同時更有眾多生態、文化、治療等等的價值。由川龍荒田開墾而成的「苧麻公園」正好給大家一個示範。

川龍有名的除了西洋菜、自助茶樓,和山水豆腐花之外,今個春夏,還多了一個由康文署藝術推廣辦事處籌劃的「邂逅!山川人」公共藝術計劃,主辦方「透過藝術遇見大地的對話,……希望城市人重新發現良辰美景其實就在身邊」。計劃共邀請了 13 組藝術家,走進大帽山上川龍村的不同空間進行創作,讓公眾認識和感受村鄉的人、生活和自然。

 13 組藝術家當中,包括在荔枝窩耕作的本地環境藝術家黎慧儀 (Monti) ,她將耕種視為修行和創作養分。在川龍的這個項目裡,她與田邊藝術研究社的夥伴一起,重新開闢村內一幅荒置農地,利用乾草製成草磚,作凳、桌之餘,更用來種植苧麻、雞屎藤及艾草等植物。她邀請村民及公眾來他們的小園地──「苧麻公園」,利用在地植物做紮染、做客家食物,一起體驗客家文化,同時把村、地、人、情再次聯繫起來。

展覽日期:由即日至 12.8.2018 
地點:前川龍貫文公立學校及荃灣川龍村
開放時間:星期一、二、四至日:上午 10 時至下午 6 時
逢星期三休息
費用:免費入場
   

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有機生活小知識

被欺凌的植物會變成咁!

不少科學研究已經證實植物有感知能力,能夠知道環境中的變化,然後作出反應,例如知道有害蟲走近,便分泌大量化學防禦劑。那,如果植物受到欺凌,它會有什麼反應?

瑞典跨國家居用品企業的一個小實驗,讓大家大開眼界。

實驗將兩株植物放在校園內,接受一樣的照顧,一樣的光照、灌溉、施肥,唯一分別是一株不斷聽到讚美的說話,一株不斷聽到惡意欺凌的說話。學校邀請同學幫忙錄製讚美及欺凌的聲帶,重複地在植物旁邊播放。 30 天後,被欺凌的一株,萎靡枯黃,被讚美的一株,欣欣向榮。

報道,香港校園欺凌問題,全球之冠。這個實驗,帶出「切勿欺凌」的正面信息,說得上公德無量。片段中的學生,十分有同理心地表示如果欺凌一株植物都有這樣明顯的效果,那對被欺凌的人也一定有影響。

不過,有不少人質疑實驗的科學性,例如樣本數量太少(每個處理才一株)、植物怎會聽得懂英語、純粹是商業機構的公關廣告、植物根本不可能有知覺、……

其實,各類質疑當中,不少都是意氣之爭,沒有證據支持,而且影響植物生長的,很可能不是語言的內容,而是說話的語氣,或者負面情緒,一如你用任何語言罵或讚你家中的汪星人或喵星人,牠們都會明白的。

而且,國際上,已經有專門研究植物神經的實驗室,他們認為植物是一種十分敏感的生物,懂得感應環境變化,作出分析,並且能採取行動以減輕或控制不利的影響。這樣的一種生物,能夠對欺凌產生反應也是十分合理。

不知道香港會不會有學校有興趣重複這個實驗(但增加樣本數量),讓學生參與這個十分具科學以及通識(討論各種質疑,看它是否成立)意義的活動。

 

周兆祥的世界

哪些食材最毒?

以下是美國非有機食材的人工化學農藥污染統計數字(由最多農藥的數起,括號內是該食材驗出了有多少種農藥)。 此名單只包括美國社會普遍的食材,與我們日常的不一樣;當地的農藥使用情況亦與中國內地分別頗大。即使如此,相信仍有相當參考價值。……
圖片來源:綠野林 全文

特別推介

迷你果撻工作坊

在優美的自然環境下,體驗烘焙的樂趣,學習製作鮮果撻,同時參觀「農林間作」的小型果園,認識仿傚自然森林結構的耕作模式、不同的果樹和香草。是一個讓小朋友走出課本,累積課外知識,親近大自然的美味之旅。
  詳情

早造收禾

當稻穀成熟時,可親嘗在稻田手執禾鐮,割下金黃稻桿,把稻穀打脫收集,然後將脫穀後的禾桿紮起曬乾。同時,享受在田園間製作香軟糯米糍,體驗鄉土農耕的收成及樂趣。
  詳情
活動好介紹
迷你果撻工作坊
「我的果樹」認養計劃 2018 
早造收禾
 
企業贊助活動
珍珠‧盛讌
分甘同味
齊享有機菜
沙中甘泉
如豆添翼
非常慈善‧非常稻
金耆‧友伴行
有機農場體驗遊
 
課程好介紹
6.24 ~ 8.19 有機耕種活動導師訓練課程
7.8 有機耕種基礎課程
8.26 ~ 9.23 有機耕種基礎課程
 

職位空缺
助理農務幹事
農場技工
農夫
 
本地有機速遞
5.18 有機火龍果栽培
漁農自然護理署 與 菜聯社 合辦
   
5.12 ~ 19 北區墟市節
聖雅各福群會土作.時分、聯區小販發展平台、健康行動、社區發展陣線、土地教育基金、天主教勞工牧民中心(新界)、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香港宣教會恩霖社區服務中心與木棉教育 合辦
 
 
綠田園基金是一個註冊非牟利慈善團體,於 1988 年由一群關心現代農業、關心人類環境的人士所組成。我們一直致力推廣有機耕種及綠色生活訊息,並發展適合本地情況的綠色教育活動。在粉嶺的鶴藪,建有全港第一個有機農場,在荃灣,亦建有全港第一個大型長者社區園圃。在這兩個場地裡,我們開展本地的有機及綠色生活教育工作,讓參加者藉著接觸泥土,體驗自然生活。現在香港有數個商營機構的名稱與我們雷同,如公眾對本會工作有疑問,歡迎與我們聯絡。

電郵 / Email Add:
info@producegreen.org.hk
電話 / Tel:2674 1190
傳真 / Fax:2674 8077
地址 / Address:新界粉嶺鶴藪村 18 號 / 18 Hok Tau Village, Fanling, N.T..
網頁/ Homepage: http://www.producegreen.org.hk
 
 
綠田園課程 有機農友計劃 企業贊助活動 支持我們的工作 香港有機生活指南 Like us on Facebook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