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焦點
香港二手農機市場

雖然以往香港的農機市場不大,但一直有二手機交易,主要是熟人之間的買賣,市場機制難言健全,但好處是交易成本低,交易後的經濟糾紛少。政府資助農戶購買農機農具的計劃已經開始接受申請,估計香港將會增加以千計的在役農機。但這批農機,按現有機制,難以進入二手市場。

農機是耐用品,如果使用得宜,不少可以使用 10 年或以上。但農機市場不斷有新機種出現(筆者數月前去參觀日本的農機展,便發現他們多向增加安全性方面發展,例如不會割破水鞋的背負式割草機),而農戶的需要,亦會隨農地面積、農夫體力、市場需要等等而變化。例如農地已經完成開荒復耕過程,可以改用細馬力的犁田機;例如農夫年紀越來越大,難以應付較大型的機種;諸如此類。故此,農夫未必會等到農機經久使用完全報廢才有需要更換新機。

二手市場,能讓物盡其用,減少浪費,是綠色經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二手汽車市場便是一個好例子。

本地農業的生產成本越來越高,政府向農戶提供的資助只屬一次性,最多三萬元,之後,若農戶要再提升生產力,改善效率,便要自掏腰包。一個二手農機市場便可讓農夫自行按需要配搭新機舊機,理性地處理生產資本的投入。

不過,根據「農場改善計劃」的安排,農戶購買農機後,漁護署的職員會到農場為農機具加上標記,以作識別。這種做法,可以減少有人濫用公家資源,轉售圖利。該個標記(例如一個編碼),應可以辨識當初登記農戶的資料,計劃是要讓農機與農夫長相思守。那,農夫便難以出售已經不合用的獲資助農機,他亦不可以購買獲資助的二手農機了。

這情況下,那部不合用的農機,便有可能遭閒置,或者,出現非法二手農機市場。兩者都不是本地農業之福。

問題估計會在兩三年後開始出現,期望政府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仔細考慮可行方法,讓獲資助的農機可以合情、合法、合理地進行二手交易(例如農機在一定時限,如三年,之後,可以通過登記、申報等機制,作正式買賣),讓香港建立具規模的二手農機市場,更有效地讓三萬元資助,通過二手市場,繼續對農戶提供支援。

相關文章:
第 194 期的《綠田園電子通訊》〈9 千萬農機商機〉
   

圖片來源:YouTube 截圖
你睇咗未

種米.種情

水稻曾經是香港最主要農作物,但隨著香港的發展,已經日漸式微。不過近年,在香港各個農區,都有農夫重新種植,讓香港的水稻風景重現。香港電台於去年 12 月便播放了這一集《種米.種情》,介紹三個本地農夫的種米情。

八十後農夫周思中,延續他過去的社運信念,以耕種來追求自由自主,自給自足的生活。種菜種花為生 60 年的梁日信,為了完自己多年心底的一個願望,數年前開始種米。年輕實習農夫瑤瑤,放棄醫學專業,亦不理家人反對,返香港成為全職實習農夫,實踐簡單自足的生活。

他們的故事,讓香港的水稻更有人情人味。

 

圖片來源::YouTube 截圖
綠色天下

葉子餐具

近日在面書及媒體,數度見到德國小企一個眾籌項目──葉子碟──的宣傳短片,介紹他們沒有膠水、沒有化學物,純用樹葉製成的葉子餐具。在眾多讚許聲中,筆者有一絲疑慮。

在塑膠即棄產品充斥的年代,以環保餐具替代塑膠產品,既可減少資源浪費,若是天然有機原料,還可以作堆肥處理,減少處理垃圾的環境成本,有重大意義。故此,近年有不少新概念出現,例如可以吃的餐匙稻殼做的筷子大菜糕做的水瓶等等。

而用葉子做碗碟盛器,本是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現在亦有人生產銷售。不過,今次由一個德國小企,以精美設計,用3D打印輔助生產的葉子碟,加入眾籌元素,的確比較新鮮。

不過,根據眾籌網頁上的資料,他們的葉子取自一種在亞洲及南美野外生長的藤蔓,選擇它,是因為在生產完成後,它仍然能夠保持青綠,不會褪成枯褐色。但網頁上並沒有提及究竟是那種植物。

從網路上找到其他的葉子碟,有用一些有大量生產的作物如檳榔、棕櫚或蕉的葉子或葉鞘作原料的,有用一些在野外常見、生長旺盛的羊蹄甲屬藤本植物的。這類原料,前者供應不虞有缺,後者物種的保護狀況為大眾知悉。但德國小企另闢蹊徑找到的植物,會不會在採多了之後,變成濫採,在不知道物種的情況下,又無法監察,因而影響它在自然界的生存?如果他們能公開所選植物的名稱,將有助提升公眾的信心。

另外,要從亞洲及南美收集葉子,送去德國生產,再轉運去其他地方,里程實在比較長。與一些就地生產的同類產品比較,即使都是運銷全球,里程都相對少一點。當然,可能在產品受歡迎之後,開發商會將生產基地搬去葉子原產地也不定。

此外,葉子碟的一個重要賣點是可以自然分解,只是,如果沒有一個可以將垃圾有效分類,然後堆肥處理的系統配合,就像現在的香港,即使所有人都棄塑膠即棄碗碟,改用這類天然材料產品,它們最終都只會回到堆填區。

更甚者,萬一這種環保產品讓消費者減少了罪疚感,會不會更因而鼓勵了即棄文化,讓浪費變得更嚴重?

說到底,還是垃圾按量收費最有效,當然還要配合垃圾分類、廚餘回收堆肥、生產者責任制(特別是塑膠飲品容器)等政策,期望政府可盡快落實執行。另外,減塑仍然重要,期望更多企業找到更多綠色新點子,讓今日不可持續的社會回歸綠色。
   

 
有機生活小知識

年桔年花做酵素

最近有團體發表報告,發現年桔農藥超標,不宜食用。往時過年後,剪年桔醃鹹柑桔的習慣要改了。橫豎不能吃,不如拿來做酵素,化廢為寶。

由於盆栽年桔是種來作觀賞用的,不受食物條例監管。加上每年入口以萬計的盆桔,都沒見過有蟲有病的,故此,一直以來,大家都相信桔農一定用了很多農藥去種植,農藥殘餘一定很高。但有多高,直到今年才有一個確實的數據。

今年環保協進會首次化驗盆桔,發現桔葉樣本的一種農藥殘餘超標差不多 30 倍,果實樣本則超標 0.4 至  1 倍,不宜食用。若真想做柑桔蜜餞或鹹柑桔,最好還是將盆栽重種。根據該會的檢測,若果將盆桔重種 1 年,葉片及果實的農藥濃度均低於檢測下限。食用這些桔,才有安全保證。

每年農曆十五後,是年桔年花大量棄置的時候,既然不能食用,不如拿來做酵素。酵素的用途廣泛,加水稀釋 1,000 倍後,可作有機肥料或天然除蟲劑用;以 1 份酵素加 1 份洗滌劑加 10 份水,可作家庭清潔劑;加水稀釋 30 倍,則可用來洗蔬果。還有更多其他用途,可參考這個網頁

製作方法十分簡單,材料是黑糖(或黃糖、片糖):年桔年花(種類越多越好):水 = 1:3:10。先找合適大小、可以密封的膠瓶(或膠桶),要在放下所有材料之後仍留有 20% 的空間,讓材料發酵膨脹。先在瓶內放入水,再加入糖,攪勻溶化後,再加入切碎的年桔年花。之後,旋緊瓶蓋,在瓶頂或瓶身註明日期,置於陰涼通風處。每天旋鬆瓶蓋一次,讓發酵氣體溢出,隨即旋緊瓶蓋。一個月後,當不再有氣體釋出,便可讓它靜置至三個月期滿(亦有人待長一點時間才用),即可使用。

一如所有手工製作,中間總有一些小竅門,網上有大量短片介紹,這裡有一個十分簡單的版本,可作參考。

祝大家一試成功!
   

周兆祥的世界

擁抱椰子接受祝福

過去半個世紀,西方營養學界抹黑椰子,指稱它膽固醇高,危害血管心臟。事實卻是:他們實驗其實是用劣質的椰子油(市面上一般發售的那些,都經過高溫和化學處理),與天然的椰子無關。……
圖片來源:綠野林 全文

特別推介

秧秧大稻.好米生活節

本地的稻米耕作傳承超過千年,在於人與天地的緊密聯繫,亦使之成為一種重要的在地生活文化。我們為延續這份對大地的感知及將稻米文化代代傳承下去,為大家呈上一系列精彩的稻米活動,讓您親身感受好米、好生活!
  詳情

有機耕種實踐課程  2017 

為對有機耕種有興趣,而又未曾參與過耕作活動的人士而設,舉辦為期 6 個月共 13 課的在地實踐課程。每位學員在約 100 平方呎的耕地上,跟隨導師種植 20 個品種或以上的當造作物,認識不同類別的蔬菜(瓜、葉、豆、根、香草等)之種植技巧……
  詳情

活動好介紹
秧秧大稻.好米生活節
農鄉童玩
 
企業贊助活動 2017 
「葵」手同行
珍珠‧盛讌
齊享有機菜
金耆‧友伴行
分甘同味
非常慈善‧非常稻
 

課程好介紹
有機耕種體驗課程
有機耕種基礎課程
有機耕種實踐課程
 

職位空缺
農務幹事
助理農場幹事
農場技工
農夫
 

本地有機速遞
 3.11 
2.18
前報名)
生態城蹤 - Greengoer 定向賽 2017 
生態巴士  Ecobus
及 Greengoer  主辦
   
 2.22
利是封回收重用大行動 2017
綠領行動 主辦
   
2.28
新春賀年食物回收
食德好 主辦
   
2.28
農曆新年食物募捐行動 2017
聖雅各福群會眾膳坊 主辦
   
3.12 2017 全城有機日
  香港有機資源中心 主辦
   
 
 
綠田園基金是一個註冊非牟利慈善團體,於 1988 年由一群關心現代農業、關心人類環境的人士所組成。我們一直致力推廣有機耕種及綠色生活訊息,並發展適合本地情況的綠色教育活動。在粉嶺的鶴藪,建有全港第一個有機農場,在荃灣,亦建有全港第一個大型長者社區園圃。在這兩個場地裡,我們開展本地的有機及綠色生活教育工作,讓參加者藉著接觸泥土,體驗自然生活。現在香港有數個商營機構的名稱與我們雷同,如公眾對本會工作有疑問,歡迎與我們聯絡。

電郵 / Email Add:
info@producegreen.org.hk
電話 / Tel:2674 1190
傳真 / Fax:2674 8077
地址 / Address:新界粉嶺鶴藪村 18 號 / 18 Hok Tau Village, Fanling, N.T..
網頁/ Homepage: http://www.producegreen.org.hk
 
 
綠田園課程 有機農友計劃 企業贊助活動 支持我們的工作 香港有機生活指南 Like us on Facebook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