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米蘭世界博覽會官網
今期焦點
世博 ''Feeding the Planet, Energy for Life''

談及米蘭世博,身邊的朋友立時提到歐元低迷,值得去歐洲一趟,而網上更有不少攻略教你如何在最短時間逛畢不同的展覽館,又或哪個展覽館最值得一看,但世博的主題「滋養地球,生命能源」(feeding the planet, energy for life)卻少人留意。為期六個月(1/5 - 30/10)的米蘭世界博覽會本年以食物作為主題,帶出在全球糧食日益供應不穩的現況下,如何可永續地維護土地與食物安全。

米蘭世博本年共有超過 140 個國家參與,今年最觸目的相信是主題展館之一的「未來超市」(Future Food District)。走進未來超市,會發現貨架上方置有顯示屏,只要觸碰到感應器,玻璃屏幕上便會出現食物的原產地、生產者資料、營養價值、熱量,甚至乎食物運到該地的碳足印。「未來超市」的理念是建於資訊的高透明化,設計者相信資訊的分享,可以建立消費者的信任。另外,主辦單位在開幕禮時也公布了《米蘭憲章》,主張「食物權」(right to food)為基本人權,而無法獲得充足、安全、營養的食物、清潔的水和能源是對人類尊嚴的侵犯。聯合國 2002 年曾提出「千禧發展目標」,盼在 2015 年前消除貧窮及饑荒,《米蘭憲章》的推出正好與這目標年接軌。「食物權」不只包括獲得足夠、清潔的食物,當中也包含安全的食物,與及食物的生產能同時維護生態環境。參展組織之一,源於意大利的 Slow Food 慢食,便是以此為主題,強調保護生物多樣性是維護食物權的關鍵。

另一邊廂,一班國際組織的成員,也於六月期間在米蘭舉行了「人民世博」,當中包括較為人認識的La Via Campesina 農民之路」WFTO世界公平貿易組織」。「人民世博」的籌辦者認為米蘭世博缺少了農民、漁民及牧民的聲音,並在饑餓與貧窮問題上缺乏政治向度的分析(例如壟斷及企業聯合操控價格),於是期望借此期間可把關注帶到國際舞台。

縱然世博籌備過程貪污醜聞不斷,開幕時場外更有大規摸抗爭,但糧食議題能出現在此等大型活動中,可見「糧食保障」已是不可迴避的議題。意大利提出「食物權」為基本人權,作為識飲識食的香港人,又有多了解自已的「食物權」呢?這個暑假,如果有機會到世博一趟,或者大家可以在攻略各館的同時,仔細了解意大利人如何看待食物。
 

圖片來源:臺北電影節
你睇咗未

太陽的孩子

花蓮水稻,攻陷了日本人挑剔的胃。但《太陽的孩子》正揭示台灣東海岸「賣地換進步」的事,水梯田原是台東獨特的風景,有財團看中土地,肆意大規模收購,有農民選擇棄耕,也有人選擇發展觀光旅遊,發展扭曲了人對土地的感情。

主角 Panay 原本與外公相依為命,但因長期在台北工作,故離開故鄉。後來,外公身子日益轉差,她決意回到農村,眼看農田面目全非,決意重拾鋤頭,把荒蕪的方寸重新開墾出來,復育正在消失的水梯田,但要改變鄉里的想法並不容易。

導演鄭有傑、勒嘎‧舒米(王亞梵)採用溫柔的手法拍攝,但認為攝錄機不是武器,而是希望透過影像與更多人溝通,若執持偏激的方式傳遞訊息,將會把矛盾放大,把立場不同的人推得更開,同時希望阿美族人重新認識土地與部落的關係,兩者是經過長年累月的互動共融交織出來。20159月,正式在全台公映。


 

圖片來源:Wikipedia
綠色天下

紐約巿也禁發泡膠

等待多時,終於等到全美最大城巿禁用發泡膠(即聚苯乙烯)的日子。 201571 日起,一次性的發泡膠餐具不能再在紐約使用,而其他用作保護或包裝貨物的發泡膠卻不受限制。

事實上,紐約並不是第一個禁用發泡膠的美國城巿。加州柏克萊巿等東岸沿海城巿,是美國早期開始禁用發泡膠餐具的地區。現時美國有多個州份或城巿都有禁用發泡膠餐具的政策。中國亦曾於 2000 年開始分階段和地區禁用一次性發泡餐具,但近年因種種原因而解禁(可參考145期通訊的報導)。

發泡膠發明初期,主要用作保護金屬或木材等物品。隨著科技的發展,後來亦被不同的製造工業廣泛使用。它的設計本來並沒有打算用作食品餐具。後來選用發泡膠作餐具的最大考慮,主要是因為方便和低成本,但並沒有考慮食用安全的問題,更不會考慮對環境和生態的影響。

曾經反對禁用發泡膠的言論認為,發泡膠可以回收再造,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可惜,回收發泡膠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它又輕又易碎,發泡膠微粒飄在空氣,中根本很難回收再造。而發泡膠餐具因為有食物的油漬和殘渣,亦令其回收再造的難度大增。

當地亦有一些保護海洋的民間團體指出,發泡膠微粒飄到海上,破壞海洋環境之餘,更嚴重的是被海洋生物誤當為食物。發泡膠被帶進食物鏈,最終受害的都是人類。

亦有言論指出,禁用發泡膠等於增加紙製或膠製即棄餐具的使用。這些即棄餐具也不容易分解、亦對環境有害。雖然,這個駁斥成立也不等於能夠支持繼續使用發泡膠,但也提出了一個值得反思的問題。禁用的目標是發泡膠本身,還是希望改變使用用完即棄餐具的習慣?
 

圖片來源:Wikipedia
有機生活小知識

炎夏降溫寶貝— 蘆薈

今年香港經歷了 130 年來最炎熱的夏天,人人想盡辦法降溫,喝凍飲、開冷氣、吃雪糕,甚至以「心靜自然涼」的修行,稍為忘記難以忍耐的熱力。事實上,坊間也有一種很有機及環保的降溫方法,在曬紅的皮膚塗上一層蘆薈。

蘆薈的透明凝膠,本身含水量高達 99%,能補充缺水的皮膚,及時滋潤。另外,蘆薈還含有 B 族維生素、蘆薈酊、多種胺基酸、酵素物質及其他治癒激素,有消炎、癒合和紓緩之效。不過,若皮膚受到嚴重曬傷或灼傷,那大家得要去看醫生診治。

蘆薈也算是輕易打理的農作物,蘆薈本身長於熱帶地區,耐熱能力也高於其他植物,且對土壤要求不算嚴格。只是它不愛濕潤和寒冷的環境,每星期澆水一次已很足夠,但不要忘記每天給它照半天的太陽,製造光合作用。
 
周兆祥的世界

問「食」

打開報紙,赫然大幅照片衝將過來,把我擊倒;街市魚販怒將大盆鮮魚倒進垃圾桶。 無法理性解釋為甚麼自己那麼震憾,那麼痛心。究竟有多少讀者會同樣 「敏感」呢?
圖片來源:周兆祥的世界 全文
活動好介紹
親子稻作Fun
農場小住客(幼稚園免費活動)
津津樂稻(晚造插秧)
 
慈善贊助活動
齊享有機菜
分甘同味
 
課程好介紹
有機耕種體驗課程
有機耕種基礎課程
 
職位空缺
農夫(荔枝窩項目)
農務幹事
農場技工
農夫
 
本地有機速遞
7.26 可持續生態農業導師培訓班
  川上農莊 主辦
   
8.2
大樹菠蘿節2015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 鄰舍層面社區發展部 主辦
 
 
綠田園基金是一個註冊非牟利慈善團體,於 1988 年由一群關心現代農業、關心人類環境的人士所組成。我們一直致力推廣有機耕種及綠色生活訊息,並發展適合本地情況的綠色教育活動。在粉嶺的鶴藪,建有全港第一個有機農場,在荃灣,亦建有全港第一個大型長者社區園圃。在這兩個場地裡,我們開展本地的有機及綠色生活教育工作,讓參加者藉著接觸泥土,體驗自然生活。現在香港有數個商營機構的名稱與我們雷同,如公眾對本會工作有疑問,歡迎與我們聯絡。

電郵 / Email Add:
info@producegreen.org.hk
電話 / Tel:2674 1190
傳真 / Fax:2674 8077
地址 / Address:新界粉嶺鶴藪村 18 號 / 18 Hok Tau Village, Fanling, N.T..
網頁/ Homepage: http://www.producegreen.org.hk
 
 
綠田園課程 有機農友計劃 企業贊助活動 支持我們的工作 香港有機生活指南 Like us on Facebook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