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焦點
 
再見紅衫魚

紅衫魚,一種充滿兒時溫馨記憶的家常食物,卻因為過度捕撈,在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月前公佈的《海鮮選擇指引》PDF, 5.63MB)中,由原來的黃色「想清楚」類別,「晉升」為紅色「避免」警戒級。同時列入這個警戒級的尋常海產還有大眼雞、黃花魚、福壽魚、瀨尿蝦、墨魚、魷魚、……等等。

偌大的海洋,原本象徵著無窮盡的天然資源,很難想像,當中的漁產會有耗盡的一天。但當連街巿魚檔最常見的紅衫魚、黃花魚,也已列入瀕危品種時,我們應該接受一個事實──我們真的就快把海裡的魚都吃光了。

隨著科技發展,漁業設備不斷提升,而且燃油價格「便宜」,未能充分反映人類對環境造成破壞的代價,再加上人類無窮的食慾,海洋漁產已面臨極大威脅。根據香港可持續漁業委員會報告PDF, 664KB)的資料,現時全球漁業,因捕撈船隊的力量遠超實際需要,令各地的漁業資源已充分甚至過度開發,並步向衰退,產量已逐年放緩。

其中深受港人喜愛的鮪魚(即吞拿魚),處境已極為險峻。綠色和平剛剛針對台灣的鮪魚捕撈作業,進行考察,發表了《失控的生魚片戰爭》調查報告,指出現時全球的太平洋黑鮪,在過去約 60 年間,數量下跌了 96.4%,面臨絕種危機。而台灣的延繩釣船隊規模龐大,漁穫佔全球 1/3 鮪魚巿場,他們的作業方式,對鮪魚的命運有著重大影響。

報告指出台灣船隊在公海作業期間,因為無法有效規管而經常過度捕撈。他們作業用的延繩釣,主線可長達 120 公里,鈎數可多達 3,000 個,放入海中拖行 1220 小時以捕釣鮪魚,「成效」顯著。另一方面,魚鈎無眼,每年有數以十萬計的海龜、鯊魚、海鳥(主要是信天翁)等生物被無辜誤捕誤傷,最後遭拋棄海中,對海洋資源造成嚴重破壞。

面對過度捕撈,香港在去年底起,已全面禁止拖網捕魚。這種捕魚方式對海中一切生物「一網打盡」,同時更會破壞海床生態,令本地漁業資源枯竭。

不過,香港人嗜食海鮮,加上香港是一個自由港,貨品可以源源不絕地從地球不同角落運來,故此,在本港水域的任何禁捕,對本地海鮮的消耗量簡直毫無影響。

香港一直是世界重要的海鮮市場。在 2009 全港合共消耗 50 萬噸,即平均每人吃掉 71 公斤的海產,比全球平均值的 18.4 公斤,高出 3.9。這亦即是說,我們對全球海洋資源的枯竭,有著比全球平均多出 3.9 倍的責任。

為著再見紅衫魚、黃花魚,最簡單易做的,莫如根據上段本地環團的建議,慎選環保海鮮;進階的話,可以參加一星期一天素,甚至嘗試完全素食。我們每個人的反省自覺,將是我們對地球生態、資源、全球暖化等問題最容易又最有效的貢獻。

延伸閱讀
綠田園電子通訊第 98 期:魚線的盡頭2012 年 2 月 1 日
香港電台《天人合一》第一集〈大地的恩澤〉2013 年 11 月 9 日

圖片來源: Wikipedia ,作者:Takeaway


  你睇咗未
 
再聽漁民之歌

近岸作業的拖網捕漁,除了使香港人過去能夠吃到即日捕撈的海鮮,還代表著一個世紀的漁業文化及漁民世代相傳的生活方式。隨著政府為保護海床及避免過度捕撈,在 20121231 日起全面遭禁止拖網捕魚,香港的漁業亦無奈必須面對轉型。這一集的鏗鏘集,讓我們重溫漁民的心聲,聽一聽香港漁業日漸沒落的夕陽之歌。

雖然香港是由小漁港發展而來,但漁民的生活方式從來都不曾為大眾所熟悉。普遍以家庭式作業的漁船上,由父親將捕漁技術傳給兒子,但是否能維持生計,有一半還得靠運氣,畢竟茫茫大海之下,藏著什麼,沒有人能說得準。

不過,即使有了技術與運氣,他們當中的大部分還是被迫選擇放棄。在這個大都會的發展藍圖中,沒有漁業的位置。雖然,原有的作業方式不符合當代對環境的要求,但整個社會沒有給予足夠扶持,讓它與時並進,反而任由同時也是生態破壞受害者的他們,背負著罪名被淘汱。而同樣帶來破壞的填海與挖沙業,卻可用建設之名而獲接納。漁民雖然看得到這當中的吊詭之處,但他們的質問卻得不到正面回應。這首漁民之歌,始終是一首悲歌。一句「最捨不得這條船」,道盡了辛酸。

news2b.jpg

圖片來源:Youtube 截圖


  綠色生活

玩具銀行 傳承成長經驗

幼兒園反映讀 K2 的女兒不大合群,才知道女兒因較少玩時下流行玩具而與同學仔缺乏話題。女兒的玩具差不多都是由她那些現已升上中學的表姐表哥相贈,當然與時下玩具有代溝。我心裡暗暗想,與其迎合其他人,代代相傳的玩具帶著豐富的故事,總有一天會成為女兒獨特的話題,把其他小朋友吸引過來。香港基督教青年會與香港郵政合作推行「愛分享.玩具收集行動」,除了環保元素,還給我以玩具連繫人的想像。

香港基督教青年會(YMCA)2009 年起,設立「玩具銀行」,收集各方捐贈的玩具,並轉贈與有需要的兒童。計劃的對象是 12 歲或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兒童,只要他們自訂一些成長計劃,每達到一個目標,就有機會獲玩具銀行捐贈一項玩具以作鼓勵。

今年的收集玩具階段正在進行,由現時至 12 31 日,巿民都可以將符合要求的玩具交到指定的 14 間郵局,再由郵局轉送到玩具銀行。


圖片來源: 「愛分享.玩具收集行動」海報


  有機生活小貼士
 
你是否飲太多水?

有人建議早上起床飲杯水;有人推介臨睡之前飲杯水;有人說美白防皺減肥要飲水;有人為驅寒飲杯熱水;有人不理三七二十一,總之每天八杯水。今天,主流的健康資訊,賦予飲水至高無上的地位,從事無大小都是飲水的理由,到飲水已不需問理由的境地。當一種看法普及至人人盲從的時候,就是反思的最好時機。如果你經常無精打彩,皮膚乾燥,手腳冰凍,甚至頭痛、焦慮,有專家指出,你也許喝太多水了。

也許不是人人都那麼熱衷喝水,不過,應該沒有人反對喝水,至少也會認同喝水沒有不好,每天八杯是基本,能喝當然應該多喝一點。獨立健康資訊網站 180DegreeHealth.com 的創辦人 Matt Stone ,就挑戰這個講法。

首先,他指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不應以同一標準行事,而且,每個人每天的狀態也會有很大變化(例如有沒有做大量流汗的劇烈運動等),所以更不應盲從同一套準則。繼而,他從人體最基本的構造,來分析對水的需求。他指出過分喝水,會稀釋了細胞外液,使細胞外液與細胞內液的滲透失去平衡,過多的水份進入細胞內。

如果你毫無節制地喝水,而又有以下徵狀的話,你可能已屬喝水過量了:
手腳冰凍
頭痛/偏頭痛
焦慮
皮膚乾燥
視野模糊
嗜鹹
心悸
頭暈
出現疑似低血糖反應
疲倦無力

那麼,我們應該喝,還是不喝?喝多少水才對? Matt Stone 的建議是,將發言權交回身體,口渴才喝水。亦即是說,不要為口渴以外的其他目的而喝水。那麼該如何喝水?他認為清水對細胞來說是十分「強烈」的,要補充水份最好慢慢來。食飯時喝水,可讓水混和著碳水化合物和電解質進入身體;喝牛奶、果汁(加進水和少許鹽),也是好辦法。

如果剛建立起喝水習慣的你,還是覺得很疑惑,我想,聽從身體指示是錯不了的。之不過,了解身體需要時間與耐性,還有實驗精神。


相片來源:Wikipedia ,作者:de:Benutzer:Alex Anlicker


  園圃物語
 
齊來支持本地有機農業

食用本地有機農產品的益處,已經是老生常談,無論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對地球,也有直接的俾益。十一月一日出版的綠田園電子通訊今期焦點,標題是〈足不出户的孩子,長大後會捍衛大自然嗎?〉實在值得我們深思。讓我們坐言起行,用自已認為可行的各種方法,以行動支持本地有機農業。


全文……(pdf, 298KB)

圖片來源:馬憲恩

 
活動好介紹

親子稻作 Fun
 
在農場內以稻米產物衍生的農務工作為主題,透過活動及小故事,讓家長與子女對稻米文化有更多的認識,體驗教室以外的學習經歷之餘,更可加強親子關係。活動內容包括:手脫稻米穀殼、窩籃篩米、參觀稻米農具及有機米食糕點製作等。舉辦日期:1215 日。

詳情……

 
秋季農莊親子樂

每年秋季旅行,學校除了安排小朋友走出課室擴寬視野外,更需要為是次旅行帶出有意義、有教育性的學習;綠田園有機農場可容 500 人或以上參與,可以在貼近大自然的有機農場內,一起進行充滿趣味及富教育意義的活動。

詳情……


  課程好介紹

有機耕種體驗課程
11 月 24 日 詳情……

有機耕種基礎課程
2 月 16 日、 3 月 2 日 及 16 日 詳情……

家居種植課程
12 月 8 日及 15 日 詳情……

  本地有機速遞

11 ‧ 29  有機零售講座及工作坊

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有機資源中心將於 1129 日舉辦「有機零售講座及工作坊」,加深業界人士對有機產品零售的營運條件及準則之認識,並可借鏡海外成功例子,重新檢視市場策略,迎合最新有機零售的發展趨勢。費用全免!機會難逢。

詳情……


 
 
11 ‧ 29 前報名:有機認證檢查員培訓課程
 
為配合本地有機農業的發展及加強本地有機認證系統已符合國際認可的專業水平,香港有機資源中心將聯同獨立有機檢查員協會於 2014 1 月在本港合辦《有機農場檢查培訓課程》及《有機加工處理檢查培訓課程》,課程由海外經驗導師教授,完成課程及考核者可獲得證書。

詳情……

圖片來源:香港有機資源中心認證有限公司


 
12 ‧ 18 食物回收體驗團連晚餐
 
「食德好。食物回收體驗團連晚餐」 12 月公開團現正接受報名。活動由「食德好」回收隊員帶參加者視察街市剩菜情況,身體力行參與食物回收過程,並品嚐由剩菜烹煮而成的低碳晚餐。

詳情……

圖片來源:活動海報


  周兆祥的世界
 
為什麼臭豆腐危害健康?

今天街邊賣的臭豆腐,對健康威脅至大,宜敬而遠之。和榴槤一樣,臭豆腐令有些人神魂顛倒、如癡如醉,也令更多人敬而遠之,甚至恨之入骨。以前我也相當鍾愛臭豆腐,間中碰到也買一兩件來吃。不過,現在越來越多人明白,原來吃臭豆腐是拿生命作注的賭博。


全文……

圖片來源:Wikipedia ,作者:Fcuk1203


  綠領職位
 
招募農務幹事

綠田基金現正邀請熱心工作,且具多方面才能的人士加入我們的團隊。農務幹事負責一個約 50 斗種有機農場的每日工作,包括種植作物(蔬菜、果樹、稻米等)、照料動物、完成農地日誌、出售農產品,以及其他農場工作……


詳情……(pdf, 149KB)


農場雜工

綠田基金現正誠徵農場雜工一職,負責農場的一般農務,協助處理其他雜項工作等。入職要求兩年以上工作經驗,學歷不拘,能操粵語及簡單文字記錄,懂有機耕種優先。


詳情……(pdf, 103KB)
 
綠田園基金是一個註冊非牟利慈善團體,於 1988 年由一群關心現代農業、關心人類環境的人士所組成。我們一直致力推廣有機耕種及綠色生活訊息,並發展適合本地情況的綠色教育活動。在粉嶺的鶴藪,建有全港第一個有機農場,在荃灣,亦建有全港第一個大型長者社區園圃。在這兩個場地裡,我們開展本地的有機及綠色生活教育工作,讓參加者藉著接觸泥土,體驗自然生活。現在香港有數個商營機構的名稱與我們雷同,如公眾對本會工作有疑問,歡迎與我們聯絡。
電郵 / Email Add:info@producegreen.org.hk
電話 / Tel:2674 1190
傳真 / Fax:2674 8077
地址 / Address:新界粉嶺鶴藪村 18 號 / 18 Hok Tau Village, Fanling, N.T..
網頁/ Homepage: http://www.producegreen.org.hk


查看《綠田園電子通訊》資料庫 / 成為綠田園基金會員 / 昔日《稻草人》及即期索取地點 / 香港有機生活指南及有機地圖
 成為綠田園基金義工 / 購買綠色紀念品、農耕用具和農場刊物 / 認識「甚麼是有機耕種」 / 了解本地有機標準及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