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1 日的北京,下了一場大暴雨,根據北京氣象局的資料,大概類似我們的黑雨吧。新聞片段中見到水漫金山、汪洋一片的畫面,周圍都是拋錨的汽車、被困在水中央的市民,最痛的是有 77 人在暴雨中遇難,另外有 190 萬人受災,經濟損失近百億元。
排水系統落後
不少網上評論都直指是次北京大水浸的肇因,是下水道落後、城市規劃不當所致。一項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於 2010 年對全國 351 個城市進行的專項調研結果顯示,2008-2010 年間,全國 62% 的城市發生過城市內澇,內澇災害超過 3 次以上的城市有 137 個。問題的主因,是多年來各地政府只顧地面看得見的政積工程,而忽略地下看不見的排水建設。
他山之石
於是,不少評論都借鑒其他大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統,例如德國可透水路面,吉隆坡平時行車,有必要時泄洪的隧道等等,都可讓暴雨洪水迅間排走,不影響民生。在舉例的城市中,香港亦榜上有名。
香港 200 億改善工程
其實,香港以往每逢大雨便聽到上環海味店、旺角街道水浸的報導。近年,的確是少了,即使是韋森特的十號風球過後,也未見大範圍的持續積水。根據報導,香港政府斥資 200 億,積極改善雨水排放系統,其中旺角大坑東及港島上環的雨水蓄洪池已先後落成啟用,而跑馬地的地下蓄洪計畫亦將於 2018 年完工。至今,香港的水浸黑點,已從 1995 年的 90 個下降至 2011 年的 16 個。而且,政府亦已開始在排水系統內進行生態恢復試驗,試圖通過重建濕地、水塘等方法,尋找可持續的抗澇方式。
蓄水再排水
根據報導,雨水蓄洪池的設計是將雨水收集,待大雨過後,再用水泵抽水排出大海。渠務署署長陳志超表示,會研究把蓄洪池內的水作其他用途,例如沖廁及綠化灌溉,但他指再用水須確保供應的穩定性,但洪水供應取決於雨量,故應用洪水的空間不大。其實,這個蓄水再用的空間真的不大嗎?
香港食水的自給自足
多年來,我們都接受了香港缺乏天然水資源的說法。目前(2010/11 年)香港每年耗用約 9.3 億立方米的食水,大約三成來自香港,七成來自東江。但約略計算一下我們水帳目,我們又不是完全無可能向自給自足的方向邁進。
香港的集水系統
香港總面積 1,098 平方公里,其中約三分之一(即 366 平方公里)已發展為集水區。以 2010/11 年的數字做計算,集水區的年雨量約為 1,750 毫米(比天文台的雨量少四分之一,故此以前戲言要避雨就要去水塘區是有實質意義的),故理論上,香港的水塘每年應可收集到 6.4 億立方米的食水,絕對可以灌滿香港 17 個食水水塘,它們的總容量有 5.9 億立方米。只是,我們目前只收集到 1.2 億立方米的食水。這個差距,估計可能與系統欠維護有關。既然已經有東江水的穩定供應,政府比較不太注重維護本地的集水系統,確實有足夠誘因。故此,若過經適當的維修,我們會否可以自行集水 5.9 億立方米呢?
其他節水及重用水
另外,香港水管老化,每年漏水 15%,如果可以加速更換管道,可節省差不多 1.4 億立方米的食水。將軍澳的海水化淡廠初期可供水 0.5 億立方米,日後可增至 0.9 億。目前香港有八成人口使用海水沖廁,若提高多一成,則可減少 0.3 億立方米的淡水耗用量。還有,通過強制性的水效益標籤,為政府樓宇加裝節水裝置,再鼓勵其他私人、機構安裝,配合合適的水費收費模式,鼓勵節水,希望可以節水一成。加上鼓勵雨水及中水的回收及再利用(前面提及的雨水蓄洪池便可大派用場了),那香港食水的自給自足又似乎不是完全無可能。
越早開始,越少痛苦
隨著東江其他供水地區,包括河源、惠州、東莞、廣州、深圳等地的發展,東江水的分配已越來越緊張。香港實應盡快開始籌謀,及早開始讓市民養成節水的習慣,為香港的食水自給自足打下基礎,越早開始,越少痛苦。
左圖來源:Sina 新聞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