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焦點

自給自足的面積

一直有朋友問及若要自給自足,要多大面積的土地才足夠,但一直不知從何開始去計算,便將問題擱下,直到最近偶然間在網上見到一些介紹自給自足生活的網頁,才發現原來這是一個也有不少人考慮過的問題,不過,似乎事情比較複雜,各個來源提出的數字差天共地,難以歸納,最後,只有將其中一些較有代表性的列出,供大家參詳。

未提數字之前,先要考慮一大堆變數,它們統統對最後的面積有重要影響。首先是所處地點的條件:熱帶、亞熱帶、溫帶;向陽、遮蔭;土地肥沃、瘦脊;水源充足、缺乏;……。

然後是自身要求或條件:

要甚麼程度的自給自足:全部蔬菜,連水果、榖物、肉食,抑或連棉、麻、羊毛、木材等等
自己的飲食習慣:全素食、雜食、只吃當造食物(不需要種植反季節蔬菜)
可以花多少時間去耕作:越密集的耕種方法,越節省土地,但要求越多時間打理;例如要經常備好幼苗,補充收割後騰出的空間;例如立體種植要花時間搭竹架等
自己的技術能力:例如知道甚麼時候種甚麼作物,知道怎樣處理病蟲草害問題(不那麼容易歉收)等
用甚麼方法耕作:採用永續栽培原理設計盡用空間資源、高投入高產出、低投入低產出等
……

這些變數亦實在有道理。所以,我們先收窄到只談蔬菜上的自給自足,那就可以總結出以下數字:

每平方米土地每年大約可生產 8-18 公斤蔬菜
視投入的時間及技術是否嫻熟而定,當然品種會有重要影響,但相信是以一般蔬菜平均計算。
每人大約需要 15 平方米至 50 平方米(永續栽培導師 Geoff Lawton 的說法)的土地來種植一般蔬菜
視各人的蔬菜進食量而定,全素食者與一般每餐幾兩的自是不同。

然後再計算稻米的自給自足,可參考的數字有:

每人每年約需 180 公斤稻米
假設主要熱量來源為稻米,再以每克碳水化合物含 4 卡熱量,每人平均每天須要 2,000 卡計算。
全球稻米平均產量為每年每平方米 0.48 公斤
若要稻米可以自給自足,每人便要 375 平方米的土地

另外,還有其他的自給自足計算可作參考:

FAO 由可持續糧食生產角度去看,認為最少的土地是每人 700 平方米的土地
有人估計,約 1,000 平方米土地足夠種植一個家庭所需的蔬菜及水果,可以還有空間養雞,甚至有一個小魚池養魚

其實,香港亦有些半農半 X 在大約 1 至數斗種的土地(1 斗種大約 675 平方米)上種植一家四口所需的所有蔬菜,不用再到街市買菜。不過,這當中包括休息棚、小徑、水池等用地,若要計算單純用來種植的面積,則要再作考量。

看完這許多的數字,如果大家還未昏過去,又有不同的見解的話,歡迎來電郵與我們分享。

 
你睇左未?

Taste the Waste

食物浪費原來是一個全球性問題,歐美家居垃圾中,10% 是仍可食用的食物;全球生產的糧食中,有一半最後會被丟棄。但與此同時,地球上,每天有以億計的人正在捱餓。

導演 Valentin Thurn 的紀錄片「Taste the Waste」通過訪問食物鏈中的不同人物,希望找出問題所在。他走訪了消費者、超市員工、經理、各式食物生產者,以至政客、政府官員。他發現整個系統,每天以各種理由,將一半的食物丟入垃圾桶。

導演亦同時希望找到出路,故此,他亦訪問了一些寧願吃從垃圾桶檢拾得來食物也不買有機產品的人,將丟棄的麵包拿來燃燒發熱再焗麵包的人,利用城市空間生產食物的天台農場農夫、……

以下是電影的預告短片,展示大量還可食用食物遭丟棄,實在十分不忍。行動由認識開始,希望更多人看過短片後,會盡一己之力,減少浪費食物。

左圖來源:Taste the Waste官網

 
綠色天下

峰迴路轉,國內自來水合格率從 50% 提升至 83%?

今年 5 月 7 日《新世紀》周刊以〈自來水真相〉作封面報導。內容指 2009 年下半年,住建部水質中心曾做過一次十餘年來最大規模的全國自來水水質普查,但資料卻一直沒有正式公佈。多位接近權威部門的業內人士透露,他們所獲知的該次檢測結果,合格率只得 50% 左右。

根據報導,問題首先是水源污染嚴重,加上水廠設施未能跟上污染速度,還有城市供水網水管老舊等等,致令水質惡劣,至今沒有城市供應的自來水可以直接飲用;而主要污染物不是可以用簡單煲水處理的微生物,而是非先進設施不能解決的溶解性有機物及重金屬離子。據說自這個消息曝出後,立即引發股市環保水務板塊的全面漲停,網上評論亦蜂湧而至。

就在事情成為全國關注焦點的當兒,住建部水質中心主任於 5 月 10 日接受新華社的採訪,公開 2009 年針對全國 4,457 家城鎮自來水廠的水質普查結果,合格率僅為 58.2%。但經過各方努力,他們 2011 年又再做調查,今次的合格率達 83%。

而兩次調查的標準,都是用將於今年 7 月 1 日起全面實施的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這份新標準較舊的嚴格,舊標準只有 35 項水質指標,但新的卻大幅度增加至 106 項,而且當中的指標限值也越加嚴格,總體上與發達國家的水質標準接軌。

在三年間,可以讓全國自來水的合格率由 58.2% 提升至 83% 的原因,住建部的解釋是:「為加快城鎮自來水水質達到新標準要求,有關部門制定了城鎮供水設施改造與建設專項規劃,升級改造自來水廠工藝和更新老舊管網,提高供水設施水準;加強水質檢測監測,嚴格要求供水企業實施精細化管理;加強應急能力建設,提高應對突發性水源污染的水質凈化能力。」

可能是我們對國情不了解,中國幅員廣大,水污染問題嚴重,實在難以理解怎樣可以在三年內,將自來水水質大幅提升。另外,住建部的採訪報導中,亦沒有詳情說明 2011 年調查的規模,是 2009 年那種全國性普查,抑或針對某地某區的。所以,最後,怎樣去理解國內自來水水質問題,唯有各自體會了。

 
園圃物語

番薯

在四月十六日刋登的第 103 期《綠田園電子通訊》中,我學懂了一句農諺語:「穀雨前後栽地瓜,最好不要過立夏」。……地瓜,又稱番薯。……我是在戰後才出生,童年生活雖是貧窮,也算是衣食無憂。那時的我,當然不會知道番薯是亷價的食物,只知道每當母親以番薯做主角,無論配合那種食材,都能烹煮成為各類美味可口的食物。

全文……

農場好介紹

無基改木瓜認養計劃

好消息!好消息!無基改木瓜再次登場了!幾年前,農場內的木瓜,因基因污染,被逼即時清除及暫停種植。經過幾年忍耐,我們終於在去年 10 至 11 月播下 5 個非基改品種的木瓜,並於今年春天移植到田間,估計今秋將有收成(有關各品種的特性,可參後頁)。為與大家一起分享成果,我們自 6 月 1 日起,推出「無基改木瓜認養計劃」,歡迎本會農友、會員及公眾參加。

詳情……

   
 

津津樂稻──晚造插秧

親身體驗赤腳陷泥濘,彎身插秧苗的農趣,認識傳統稻米農具的用途和種稻方法。並學習以有機稻米及芝麻製作香氣撲鼻的有機芝麻糊,延續稻米文化的承傳。 舉辦日期:7 月 29 日 或 8 月 5 日

詳情……

   
 

非常稻──商業團隊自種有機米,發揮合作精神

讓機構員工走出辦公室,在大自然環境下努力合作,種出自己的米,享受已經失傳多年的本地米飯,同時為同事職工提供聯誼、溝通和發揮團隊合作精神,達至共同努力共享收成的機會。 舉辦日期:7 月至 11 月

詳情……

課程好介紹

有機耕種體驗課程

5 月 20 日   詳情……
 

農場活動兼職導師訓練課程2012

6 月 17 日至 8 月 5 日期間的七個星期日   詳情……
 

家居種植課程

7 月 15 日及 22 日   詳情……
 

有機耕種基礎課程

8 月 19 日、9 月 2 日及 9 月 16 日   詳情……
本地有機速遞

5‧16 食物回收導賞團連晚餐

食德好計劃將於 5 月 16 日再次舉辦食物回收導賞團連晚餐活動,希望透過品嚐利用回收食材製作的低碳素食午餐,配合講座以及到街市作實地考察,了解本地及世界各地有關環境問題的實況及其解決方法。

詳情……

   
 

6 月有機粟米節

三月乾濕並存、四月溫暖多雨,都令本地農戶叫苦連天,就在大家都估計今造歉收的當兒,老天卻給大家一個驚喜──今個初夏的粟米是難得的脆甜!若想分享這個天賜的驚喜,可以參加有機農友會於 6 月舉辦的「粟米節」,當中包括 5 月 26 日及 7 月 7 日於灣仔集成中心舉辦的起動禮及粟米食譜活動,全月更可到有機農場摘粟米,或到農墟及支持商舖訂購粟米。

詳情……

   
 

6‧12 最後落單──有機糯米端午

由社聯 Good Goods、明朗服務有限公司及 Rise Plus Group 攜手推出有機糯米端午糉,採用泰國進口公平貿易有機糯米、發芽黑米、紅米、糙米、有機黑豚腩肉、有機元肉、有機豆等優質健康食材,全真空保鮮包裝,方便企理。生產過程由更生人士用心製作,提倡健康飲食之餘同時支持社會企業,令節日消費培添意義。有三款新口味可供選擇,還有送貨服務。

活動海報
訂購表格

   
 

6‧22 截止報名──節能減碳慳電大賽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我們對環境的破壞日趨嚴重,人類活動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加劇全球暖化帶本的影響。因此,香港小童群益會舉辦「綠足印」節能減碳慳電大賽,鼓勵大眾實踐節能低碳的生活,為環保出一分力!比賽分家庭組及公司機構組,參賽隊伍將比較今年 8 月至明年 1 月期間的耗電量,比賽最低要求是減 2%用電量,用電量節省得最多的組別就會勝出。

詳情……

 
周兆祥的世界

重寫歷史:人人都辦得到

最近三幾年,更悟出那個令周圍的人和自己難以理解更難接受的事實:我們不但在創造未來的「劇情」,還在此刻(現在式(present tense)「創造」生命中以前(過去式,past tense)的劇情。具體一點說,即是:過去發生的事(歷史)根本從來不曾客觀存在,我們所謂的「歷史」,無非是你我他分別建構(憑空想像)出來的假象。在這個意義上,「歷史」只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特別是潛意識內)。

全文……

 
活動看板
有機耕種體驗課程
5 月 20 日
無基改木瓜認養計劃
6 月 1 日
農場活動兼職導師訓練課程
6 月 17 日至 8 月 5 日期間的七個星期日
津津樂稻──晚造插秧
7 月 29 日 或 8 月 5 日
家居種植課程
7 月 15 及 22 日開課
非常稻
7 月至 11 月
有機耕種基礎課程
8 月 19 日、9 月 2 日及 9 月 16 日
   
 
綠田園基金是一個註冊非牟利慈善團體,於 1988 年由一群關心現代農業、關心人類環境的人士所組成。我們一直致力推廣有機耕種及綠色生活訊息,並發展適合本地情況的綠色教育活動。在粉嶺的鶴藪,建有全港第一個有機農場,在荃灣,亦建有全港第一個大型長者社區園圃。在這兩個場地裡,我們開展本地的有機及綠色生活教育工作,讓參加者藉著接觸泥土,體驗自然生活。現在香港有數個商營機構的名稱與我們雷同,如公眾對本會工作有疑問,歡迎與我們聯絡。

電郵 / Email Add:info@producegreen.org.hk
電話 / Tel:2674 1190
傳真 / Fax:2674 8077
地址 / Address:新界粉嶺鶴藪村 18 號 / 18 Hok Tau Village, Fanling, N.T..
網頁/ Homepage:http://www.producegreen.org.hk


查看《綠田園電子通訊》資料庫 / 成為綠田園基金會員 / 昔日《稻草人》及即期索取地點 / 香港有機生活指南及有機地圖 /
成為綠田園基金義工 / 購買綠色紀念品、農耕用具和農場刊物 / 認識「甚麼是有機耕種」 / 了解本地有機標準及認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