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焦點

種木瓜都犯法?

香港的基改生物條例已於今 3 月 1 日開始生效,由 3 月 1 日至 8 月 31 日是為期半年的過渡期。期內,明知而種植基改作物(如木瓜)並不違法,但必須通知漁護署署長或向漁護署申請核淮。期後,凡種植未經核准或豁免的基改作物,均屬違法。而目前,香港四成種植的木瓜都是基改的,它們的種植者可能會在 9 月 1 日起觸犯法例。

根據漁護署網頁內的「香港基因改造生物的調查結果」,以 2010-2011 年計,香港入口的木瓜,38% 經過基改,本地生產的更有 44%。不少農戶、新界居民,以至一般個人,都習慣將吃過好味道的木瓜,留下種子,然後自行種植,由於入口的木瓜有那樣高的基改比例,故此可以理解本地生產的木瓜亦為什麼有那樣多是基改的了。

香港的基改生物條例是要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十分支持。但隨便看看新界村落的周圍,遍佈全港的學校及社區園圃,甚至市區的路邊、空地、火車站範圍,大家都很容易發現木瓜樹的蹤影。如果政府不好好地作宣傳,可以想像,到今年 9 月 1 日過渡期後,香港仍有以萬計的木瓜在香港境內生長,而其中大約四成都是基改的,理論上,到時那些種植者都已經誤墜法網。

當然,我們相信政府不會控告一位想種棵木瓜煲湯的婆婆,或者一位想為學生提供學習園地的校長,只是有法不執,怎樣也說不過去。政府其中一個可能方案,便是豁免基改木瓜的申請,那便可以乾手淨腳無麻煩。但這樣做的話,因為基改花粉的漂移污染,香港將可能再難以種植有機,甚或傳統無基改的木瓜了。

木瓜是嶺南果王,有豐富的營養及食療價值,是不少人喜愛的水果。而基改食物,對人體健康及環境,有不少潛在威脅。國內的商戶,便是因為怕公開標明產品是基改的會令消費者卻步,故此即使廣州市場上供應的木瓜有 95% 是基改的,又即使國內已有法例要求基改農作物要標籤,但他們都仍然違法不作標明地販售。

既然無基改的木瓜有市,但入口木瓜多基改,加上香港未有強制性的基改食物標籤法,消費者想一展本來天經地義的知情權,可能要等到地老天荒,我們因此建議讓香港成為無基改木瓜種植區,讓本地農戶,自種自食者,都能種植非基改木瓜,讓消費者可以安心品嚐。

我們明白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與其讓香港的木瓜種植淪陷,不如大家都努力一試。我們在此呼籲政府:

1.
盡快向公眾、農戶、半農半 X、社區及學校園圃、新界居民、區議會、鄉議局等等宣傳此法例及它的影響;
2.
找尋無基改的木瓜種源,並向公眾公佈;
3.
找尋無基改的木瓜種子(甚至樹苗),送贈公眾,鼓勵大家盡快改種肯定無基改的木瓜;
4.
向公眾推介合適的木瓜種植方法,以對抗木瓜輪點病(木瓜因有此病而基改);
5.
為無基改木瓜設立標籤制度,讓農戶及消費者得益。

如果你想到更多方法可讓香港成為一個無基改木瓜種植區,歡迎來電郵通知我們,讓我們和大家分享。

我們在第 41 42 期的通訊內,亦曾討論此問題,有興趣的讀者,歡迎瀏覽。

P.S. 有飼養寵物的朋友留意,根據漁護署公佈的2010-2011年「香港基因改造生物的調查結果」中,入口的飼料有24%是基改的,詳情請參閱該份報告(上面有連結)。

你睇左未?

氣候改變的希望(Hope in a Changing Climate)

這是美籍華裔導演劉登立(John Liu),花了 10 多年的時間,對中國黃土高原生態恢復計劃的紀錄,曾在 2009 年丹麥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峰會上放映。

今日的黃土高原貧瘠荒蕪,但原來數百年前,那裡土地肥沃,是一片濕潤的原始森林,只是多年的戰亂、濫牧、濫伐,引致植被嚴重破壞,水土嚴重流失,民不潦生。90 年代初,世界銀行和中國政府一起展開一項黃土高原的水土保護計劃,希望能重建當地的可持續發展農業,結果是令人難以想象的巨大變化。計劃成功恢復當地的生態平衡,同時更解決糧食、水源、貧困、等等問題,且可對全球暖化起緩和作用。劉登立將這個浩大的工程記錄下來,讓大家可以在屏幕前一起經歷這個極副示範作用的轉變。

左圖來源:Hope in a Changing Climate

 
綠色天下

《反核——向生命負責資料冊》

 

因為前蘇聯切爾諾貝爾及日本福島的核災難,令世界上不少民眾開始(或重新開始)關注核能的安全問題,多個國家出現反核示威。本地一群有心人「反核@中國香港 編譯組」,最近亦出版了一本名為《反核——向生命負責資料冊》的小書,為大家提供不少媒體、官員和專家都不曾提及的資料:

切爾諾貝爾一次意外,十年內死了一百萬人,而不是官方專家說的四千
核能發電在沒有意外的「正常日子」裡,獲官方許可向周邊排出危險輻射
輻射並沒有安全水平
不單日本,全世界所有的核電意外都會隱瞞
核電不但不是減碳科技,更是高排碳科技
核電是最昂貴的發電方法
另類專家估計,福島核意外在 200 公里範圍內導致的癌症數目,是 400,000
中國計劃擁有的 230 台核反應堆中,不少屬 AP1000 型號,它的保護罩設計在外國是備受爭議

為了向自己的、家人的,以至全球的生命負責,請以知識裝備自己。該書可在網上瀏覽

左圖來源:維基百科

 
園圃物語

馬鈴薯的驕傲

 

「我是一個有機種植的馬鈴薯,由於系出名門,故此,我自幼便立志要成為餐桌上一道與別不同、人人喜愛的佳肴美食。……一路上猜想自己可以變成怎樣的美食佳肴──用作煮咖喱的薯仔?是營養豐富的薯仔沙律?還是老少皆宜的香滑薯蓉?怎料,統統也不是,我竟然……」

全文……

 
活動好介紹

「蛻變中的香港農業」免費講座

 

本地農業如何走向有機?誰把農業生產變為社會運動?跨國有機農業網絡怎樣建立?本地八十後學者鄭肇祺先生,在過去三年不斷走訪本地農業部門、農夫、消費者、有機農業組織、社康教育機構和保育運動參與者,深入硏究本地農業的發展,他將於 6 月 25 日(星期六)下午 4 時至 5 時假尖沙咀中間道海員俱樂部三樓會議室(鐵路站出口對面)與大家分享他的研究成果。座位有限,請從速報名。

詳情……

 
課程好介紹

有機耕種體驗課程

 

一天有機耕種體驗活動,讓未接觸過有機種植的朋友有初步的認識,課程包括認識有機農場、農務體驗活動、認識野草及如何在家中實踐有機種植。5 月 15 日開課。(1 天 共5 小時)

詳情……

 
周兆祥的世界

怎樣吃到 100 歲?

現在,人人都知道健康非常重要,也明白到飲食或多或少決定自己健康不健康。

問題只是在於:(1) 我們是否清楚知道要怎樣飲食才會健康?(2) 肯身體力行嗎?

英國「醫生不會告訴你的事」出版社剛出版了一本叫做《活到 100 歲的 100 種方法》(L. McTaggart, 100 Ways to Live to 100, What Doctors Don't Tell You, 1998)的書,其中有 10 個健康飲食貼士:

全文……

 
綠領職位

綠田園招募助理教育幹事

 

 

綠田園基金位於粉嶺鶴藪的有機農場希望招募一位助理教育幹事,協助發展教育活動,向公眾傳遞我們的使命及願景。申請人必須認同我們的理念,熱誠、具創意,有良好組織能力及責任感,能獨立或與團隊一起工作,具相關大學學位及兩年或以上工作經驗,……

詳情 ……

 
 
 
活動看板
有機耕種體驗課程
5 月 15 日開課
「蛻變中的香港農業」免費講座
6 月 25 日舉行
 
綠田園基金是一個註冊非牟利慈善團體,於1988年由一群關心現代農業、關心人類環境的人士所組成。我們一直致力推廣有機耕種及綠色生活訊息,並發展適合本地情況的綠色教育活動。在粉嶺的鶴藪,建有全港第一個有機農場。自農場開放以來,舉辦不同活動,讓參加者在大自然之中共享田園之樂。基金亦出版了多種介紹有機耕種及綠色生活的書籍。現在香港有數個商營機構的名稱與我們雷同,如公眾對本會工作有疑問,歡迎與我們聯絡。
電郵 / Email Add:info@producegreen.org.hk
電話 / Tel:2674 1190
傳真 / Fax:2674 8077
地址 / Address:新界粉嶺鶴藪村18號 / 18 Hok Tau Village, Fanling, N.T..
網頁/ Homepage:http://www.producegreen.org.hk


看《綠田園電子通訊》資料庫 / 成為綠田園基金會員 / 昔日《稻草人》及即期索取地點 / 香港有機生活指南及有機地圖 /
成為綠田園基金義工 / 購買綠色紀念品、農耕用具和農場刊物 / 認識「甚麼是有機耕種」 / 了解本地有機標準及認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