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有機 3.0 
今期焦點
有機 3.0 百年發展新一頁

經過數年醞釀,國際有機聯盟( IFOAM )提出「有機 3.0 」這個概念,並將會在今年 11 月於印度舉行的會員大會上發佈,使成為大會的里程碑,指引 IFOAM (以至全球有機業界)未來工作的方向。

自 1920 年代起,全球不同地方都有一些先驅發展出「有機」或類似的概念,將生活、食物、農業、健康、生態等聯繫起來,為有機農業的理念奠下基礎。這就是「有機 1.0 」時代。

至 1970 年代,各地的有機組織陸續制定有機標準,引入認證體系,及後更出現有機法規,對有機生產作出非常詳細的規範,有了政府的認可,有機農業持續增長。及至 2015 年,全球有 179 個國家發展有機農業,當中 87 個國家已經訂立有機農業法規,另有 17 個國家在草擬中,全球有機產值達 816 億美元。這是「有機 2.0 」時代。

雖然獲得政府及消費者的信任,但有機仍面對不少挑戰。例如生產及消費規模仍然無法形成強大的影響力,有機農地面積及零售額只及整體的 1% ;有機標準只是一個最低標準(最低限度要符合這個標準才能稱為有機),一個業者可以剛好滿足了標準條文的要求,卻未必一定可以體現有機原則,也未必是真正的可持續生產;還有,有機產品的價格,並未能反映它真正的價值,例如它能有效提供生態系統服務及為社會帶來眾多好處等等。

為此,不少持份者呼籲要引導有機產業從小眾走向主流,並將有機生產定位為應對全球眾多重大問題(如氣候變化、物種多樣性衰退等)的解決方案之一。這就是「有機 3.0 」。

有機 3.0 的整體目標是要讓真正可持續的農業被廣泛採納,它的六大特徵包括,創新文化、持續改進、透明誠信、包容合作、整體發展,及價真價實。

具體的主張包括結合新科技(如智能機器人、精準農業)來提高產量同時維護生態;利用社交媒體,連結健康運動、都市農業、社區支持農業、合作社等等,讓整個價值鏈大眾化;減少自然資源使用的負面影響(如減少肉類消費),從而實現社會與經濟的轉型;推廣參與式保障系統( Participatory Guarantee System ,簡稱 PGS ),減輕生產者在一般認證系統中的繁重文書負擔;與其他具可持續理念的組織展開更廣泛的合作,求同存異;以核算方法為有機產品建立真正的價值(如生態系統服務)並將有機農業的長期社會效益應用到公共政策的討論中等等。

這將是一個格局寬廣、包容性大、透明度及參與度高的有機時代,既可突破目前有機發展的局限,更可讓有機概念普及,並提升有機產品的價值,建構真正永續的產業系統來。
   

圖片來源:YouTube 截圖
你睇咗未

三個女生去耕田

一位香港女生,去了台灣花蓮種水稻;另外兩位台灣的,則走去高雄種毛豆、秋葵、番薯等。她們的種植面積分別有 0.20.7 公頃(大約等於 3.610 斗種),以香港農場平均面積約 0.2 公頃來說,已經不是玩玩的了。

她們都有不少共同點,其中之一就是都受過良好教育。香港去的,在港大唸完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台灣兩位,分別是師大台文所及中興台文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的畢業生。另外,她們都選擇以環境友善小農的方式耕作。三位都身材嬌小,但都無礙她們學習並實踐農業的熱情。

港台兩邊,近年都多了熱血的年輕人嘗試務農,更有部分港人到台灣學習農業(這位女生不是孤例)。這段短片便記錄了其中三位的想法和她們的部分生活片斷,只可惜對於她們面對的困難著墨不多。希望日後有更多媒體將他們的故事作更深入的報道,讓政府及民間團體可以明白他們的處境,日後提供的支援會更適切,使本地農業人口壯大並年輕化。


 

圖片來源:360 Degree Films 截圖
綠色天下

種子獵人

全球暖化,讓天氣變得越來越難預測。今個夏天,時而豪雨,時而炙熱,不論生產農夫,還是社區園友都大嘆種植難。大家想到的方法有,建膠膜隧道擋雨(要增加投資)、多種不同品種,或分開多次下種(其實即是預計了失收)等。不過,育種專家卻會另闢蹊徑,期望育出能抵抗惡劣環境的作物來。

現代的育種,是基於每年的天氣變化不大,季節按一定規律變更這個條件下進行。育出的新種,在正常情況下,一般都能表現出較舊品種優秀的特徵來,例如高產、耐蟲耐病,或食味更好等等。只是,當天氣變得反常,這些新品種可能連生存都困難,更遑論有好表現。

育種不是變魔術,不能無中生有。要育出能抗旱又有產量的鷹咀豆,便要先找到能抗旱的鷹咀豆,再與有產量的鷹咀豆雜交,再經過若干代的馴化,將不想要的特徵除去(如太高、太遲開花之類),才能育出最後的理想鷹咀豆來。

而個中的關鍵,原來是找到那個擁有抵抗惡劣環境能力的品種,這些都是現代育種忽略的特徵,在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已逐漸消失。故此,全球各地都有專家學者,致力與時間競賽,跑到偏遠的村莊,在剩下的本土種、古老種、野生種消失前,盡力將他們尋回,並且儲存到種子銀行,待日後應用到各種育種工作上。同時,亦有團體大力推廣鼓勵種植本土種、古老種,讓這些種源能在農地上保存,並且隨農夫的種植及篩選留種而更適應環境的變遷。

國家地理頻道的影片「種子獵人」介紹澳洲育種專家 Ken Street 博士到古老的農業地區,中東和中亞的偏遠村莊,尋找古老及野生鷹咀豆的歷程,故事十分富娛樂性,對這個問題有興趣的讀者,絕對值得花點時間看看他和夥伴的尋種旅程。
   

圖片來源:YouTube 截圖
有機生活小知識

 32 種可以餓死癌症的食物

筆者也覺得這個標題有點似內容農場,若再加上「原來第 x 項就是這個」之類就更似!不過,今次的資料來自美國  The Angiogenesis FoundationWilliam Li 醫生在 TED 的一次演說,短片在網上廣泛流傳,至今已有超過 9 百萬人看過。

當然,看過的人多亦不代表內容真實。只是,講者每個論據都提供數據支持,合情合理。

李醫生指出,正常人體也一直在製造癌細胞,只是它們一般只能長到  0.5  立方毫米,約筆尖大小,這種微小的腫瘤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影響不大。但若果血管新生(也譯作血管增生),為癌細胞提供養分與氧氣,腫瘤便可以在數天內增大 16,000 倍。如果我們能多吃阻止血管新生的食物,便可以餓死癌細胞。

他列出具抗血管新生能力的 32 種食材,大多是些民間智慧裡都建議多吃的健康食物,包括:

綠茶、士多啤梨、黑莓、山莓、藍莓、橙、西柚、檸檬、蘋果、菠蘿、櫻桃、紅葡萄、紅酒、白菜、羽衣甘藍、大豆、人參、舞茸、甘草、黃薑、肉荳蔻、朝鮮薊、薰衣草、南瓜、海參、吞拿魚、芫荽、蒜頭、番茄、橄欖油、葡萄籽油、黑朱古力(未提及排序方法,即排名不分先後)。

講者引用哈佛公共衛生學院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一個包含差不多八萬人的研究,發現每星期進食 2-3 份煮熟番茄的男性,患上前列腺癌的機會減少 40-50% ( 1 份番茄大約等於 2 個細番茄或 20 個車厘茄)。指出很可能就是因為番茄阻止了血管新生,令癌細胞不能長大所致。

最後李醫生還說,脂肪組織和癌細胞一樣,都依賴血管來增生,即是說,上面那些抗血管增生的食物,同樣具有減肥效果。超讚!
   

周兆祥的世界

另一種生活價值的周兆祥

無數的香港人,在( 1985 年某個)週末晚上從電視上看到了這一幕幕的「情節」:周兆祥的家裡長年吃糙米,周兆祥的子女被蚊咬至紅腫,周兆祥踩單車上下班、自己種菜、自己造紙……
圖片來源:綠野林 全文

特別推介

有機耕種實踐課程(秋冬季)

學習種植 20 個品種或以上的當造作物,認識不同類別蔬菜的種植技巧,包括認識不同田畦、搭建不同攀緣架,同時學習耕種計劃、有機病蟲害管理等等。學員亦可在非課堂日子到農場觀察和照料農作物,收成更可與親友分享。
  詳情
企業贊助活動
珍珠‧盛讌
齊享有機菜
金耆‧友伴行
分甘同味
 

課程好介紹
有機耕種體驗課程
有機耕種基礎課程
 

職位空缺
農務幹事
農場技工
農夫
 

本地有機速遞
9.22 好好社企 – 中秋精選推介
好好社企 主辦
   
10.15 永續栽培設計證書課程 2017 
  香港永續栽培學苑 及 老農田有機農場 合辦
   
2018.
2.1~3
亞洲素食展
盈柏廣告策劃有限公司 主辦
 
 
綠田園基金是一個註冊非牟利慈善團體,於 1988 年由一群關心現代農業、關心人類環境的人士所組成。我們一直致力推廣有機耕種及綠色生活訊息,並發展適合本地情況的綠色教育活動。在粉嶺的鶴藪,建有全港第一個有機農場,在荃灣,亦建有全港第一個大型長者社區園圃。在這兩個場地裡,我們開展本地的有機及綠色生活教育工作,讓參加者藉著接觸泥土,體驗自然生活。現在香港有數個商營機構的名稱與我們雷同,如公眾對本會工作有疑問,歡迎與我們聯絡。

電郵 / Email Add:
info@producegreen.org.hk
電話 / Tel:2674 1190
傳真 / Fax:2674 8077
地址 / Address:新界粉嶺鶴藪村 18 號 / 18 Hok Tau Village, Fanling, N.T..
網頁/ Homepage: http://www.producegreen.org.hk
 
 
綠田園課程 有機農友計劃 企業贊助活動 支持我們的工作 香港有機生活指南 Like us on Facebook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