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長春社網頁 |
今期焦點 |
|
塱原收成節報名熱爆的感想
明年 1 月舉行的塱原收成節來到第九屆,原定於 11 月 10 日開始的第一輪網上報名,因太多人同時登入,系統負荷不了而需要延期,兩天後重啟報名程序,18 分鐘內 400 個名額全滿,這究竟說明了什麼?
筆者與家人多年前參加過塱原收成節,對於寒流襲港下的冷空氣、土窯冒出嗆鼻的煙、烤番薯粟米的甘美、馬蹄田的硬、慈菇田的軟,都有深刻的印象,卻偏偏想不起報名的過程,更沒有任何關於緊張刺激的回憶。短短三數年,今屆,在長春社的 Facebook 留言中,竟然有人把報名過程形容為緊張過買 iPhone 6!
知道有那麼多人熱愛田園風光,熱衷田間勞動,珍惜城巿原有的農業傳統,固然令人欣慰,但只要你到訪長春社 Facebook 時,在報名之外還順道瀏覽不需要多的前後幾篇貼文,心情就會變得複雜起來。
只見它為應對城規會東北發展聽證會而苦口婆心,呼籲大家提出制訂農業優先區、保留常耕地、保護塱原以北農地和反對在塱原附近規劃極不協調的高密度商貿及科技用地,又再憂心城規會淪為「農地劊子手」,將古洞南有潛質用作復耕的優質農地劃作丁屋用地。
施政報告年頭提出的農業政策檢討未見進展,東北發展計劃前期撥款在吳亮星趁亂下已經強行通過。在「發展」的硬道理下,政府政策正讓香港所餘無幾的農地逐漸消失,最終,香港的農業可能只剩下工廠大廈裡面的水耕場,以及城市夾縫中的社區園圃。沒有了鄉郊的田野,是不是還是近年城市人追求的生活?我們知道,如果真的珍惜,就要努力去爭取將它保留。例如多買本地菜,多去農場走走,更可以在政府政策檢討諮詢過程中多提意見,用行動向社會發出訊息,表達大家的關心。 |
|
|
|
圖片來源:YouTube 截圖 |
你睇咗未
爭議聲中的《生吞》
「探索」頻道下月 7 日播出的《Eaten Alive》(生吞),預告片一出,即引起激烈的反對聲音,不少人聲言罷看,究竟何解?
《生吞》預告片中可見,這部探索頻道(Discovery Channel)的重頭節目,紀錄了蠎蛇專家兼野生動物制片人 Paul Rosolie 主動送人入蛇口,讓大蠎蛇生吞的過程。只見他活捉了一條 25 至 27 呎長的大蠎蛇之後,在工作人員協助下,穿上一件有如隱者服的特製防蛇裝備,身後綁著一條粗粗的縄子,然後來到蠎蛇身邊,把頭伸向蠎蛇張開的大口……
雖然預告片對過程賣下關子,但大量網上留言已對這個做法大力鞭撻。
「探索」頻道接受訪問時表示,有研究顯示蠎蛇的身體能產生巨大的擠迫力,等於一輛大型校巴壓下來的重量。特製裝備的設計無疑要為 Rosolie 抵擋這些壓力和蛇的消化液。人也許能全身而退,但蛇呢?聽說 Rosolie 是塗上豬血來偽裝成蛇的獵物,騙取大蛇將他吞下。讓龐大異物入侵再反吐出來的蛇,會有多痛苦,牠甚至會否連性命也不保?人類憑什麼如此操控別的生物?這都是人們質疑的。
除此,亦有傳媒人士認為不必要透過這種做法去了解大蠎蛇的習性,為探索頻道偏離資訊性、教育性的製作方向,搞嘩眾取寵式、娛樂性質的噱頭而大感失望,更聲言會罷看,以示抗議。不過,Rosolie 在一個訪問時自辯,這個節目是為了整個熱帶雨林和裡面的所有生物而做的,特別是沉默的大蠎蛇,「有什麼比將我和蠎蛇的生命二合為一更能喚起人們的關注呢?」
雖然探索頻道表示,Rosolie 和大蠎蛇在事後都安然無恙,而事件又的確已經達到引起公眾強烈關注的目的,但你又會否支持這種做法,又會否收看這個節目,看看它是否真的達到保育的目標?
|
|
|
|
圖片來源:Wikipedia |
綠色天下
國家公園走向「名副其實」
在中國,被冠以「國家公園」的自然環境幾乎等於「開發旅遊」,愈保護愈破壞,皆因沒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國家公園」體系,這種現象將面臨改變。
自世紀五十年代至今,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國家公園、森林公園等,在中國有不下數千個,達國家總面積的 20%,但這些名稱各異、性質相似的區域原來隸屬於不同部門,欠缺一個國家公園體系來管理。
獨立環境網站「中外對話」北京辦公室編輯劉琴,撰文引述多位論者觀點,指出現時某些國家公園有名無實,缺乏生態環境保護及公民福利意識,且收費高昂,淪為企業或地方政府的「搖錢樹」和「經濟發動機」。
不過,這現象有望改變。10 月 21 日,在北京召開的「生態文明建設與國家公園體制論壇」,印發了一份《促進國家公園體制建設工作的建議(討論稿)》,將國家公園重新定義為「國家」、「公」和「園」,分别強調「國家公園代表國家品牌,是全體國民(包括當代和子孫後代)的自然資產,而不是私有或集體資產;第二,是「公平」、「公有」、「公享」的國民福利,是一項公益事業;第三,承載著保護大規模生態系統和提供科研、環境教育和遊憩的雙重任務。」
目前,發改委、環保部、國家林業局、海洋局、水利部、國家文物局、國土資源部、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都有權批准設立相關環境保護區域,新的國家公園體制將首先要解決這個「九龍治水」的現象,成立一個跨部門的國家公園和保護地的統合管理機構,以期作出更有效的管理。
希望這項絕不簡單但又絕對重要的工作,早日落實。 |
|
|
|
|
有機生活小知識
心愛落葉──黃槿
落葉是很多人的繆思女神,一首詩,一首曲,一件藝術品,只要你拾起它,它總能喚出許多創意。最近走過一個公園,拾得數十張心型的黃槿落葉,便靈機一觸……
剛從樹上飄下來的黃槿葉,鮮黃革質表面閃著光亮,十分討喜;就算落下一段日子的,形狀也保持完好,不易碎裂。所謂靈機,並不是什麼驚天地的想法,只不過是想到可以用它作為孩子生日會的邀請卡。
大小有如成年人手掌的葉片,足夠把生日會的細節寫上。心型又幾乎是小孩最愛的形狀,於是,連剪裁也省下了。生日會過後,葉片又可以重回大自然,不為環境增加任何負擔。當孩子將心心樹葉交到幼稚園同班同學手中,孩童的反應證實了這是個好主意。
黃槿是香港的本土樹,可歸為廣義紅樹林植物,有抗旱抗鹽的特徵,多被栽種在海邊沙灘上,作為防風林。它的葉、皮和根入藥,而葉片在蒸煮後散發香氣,民間更用它作為糕點的墊葉,故黃槿又名糕仔樹、粿葉樹等,很值得我們對它認識更多。
對於一片落葉來說,最完美的結局就是回歸泥土,但城巿的落葉往往難於歸根。最近便有文章提問「落葉很美,為何要清?」慨嘆的是北京巿要出動大量清潔工人清理街上很美的落葉。負責城巿環境衛生的部門表示,車路上的落葉會被高速駛過的汽車輾碎,造成空氣污染,而掃走的落葉會用作製造堆肥,同樣能回歸泥土。
除了製作堆肥,也有很多人利用落葉造紙,甚至直接創作剪紙作品。無論是什麼方式,讓落葉再次活出生命,都要比直接將它們掃進堆填區來得更美。
|
|
|
|
|
周兆祥的世界
為甚麼要「貴買平食」?
我們家裡吃的糙米,比超級市場出售的白米貴一倍,廚房用的豉油貴了兩三倍,油貴十多倍,吃的有機蔬菜比街市的貴一倍,培育芽菜的有機綠豆比雜貨店的貴四倍。……
|
圖片來源:周兆祥的世界 |
全文 |
|
|
特別推介
有機農友計劃 8 折優惠
凡於 2014 年 12 月 31 日前參加綠田園基金有機農友計劃,憑優惠券可享首 3 個月田租 8 折優惠。
|
|
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