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YouTube 截圖
今期焦點
《看見台灣》,看見香港

被高空拍攝台灣地貌的紀錄片《看見台灣》震撼了,不是因為它拍出我們不曾見過的壯麗美景,而是提示我們,必須改變觀看方式,才能得到不一樣的「觀點」。

打破台灣紀錄片票房紀錄登上第一位的《看見台灣》,導演是在交通部國工局長期負責高空拍攝國道建設的齊柏林。20 多年來他從高空看到了台灣的巨大改變,迫切的心情讓他連 3 年後即可領取長俸的時間都等不及了,辭職兼傾家蕩產地購置高清攝影器材、租直升機等,務必讓更多關心台灣發展的人,看見台灣的美麗與危機。

在一個半小時的空中俯視,高山、湖泊、海岸、大型工農業改造景觀等都以整體的面目示人,於是呈現出地面視野無法獲得的壯麗特質;同時,也令一些遭到天災、人為,或兩者合力破壞而造成的巨型大地傷口,大剌剌地暴露眼前。

無論是美還是醜,《看見台灣》帶出的震撼,遠遠不止於高度帶來的開闊視野,它其實是以較合理的尺度(scale),去貼近和理解大自然自我創造和修復的力度。

一座大山擋在人類前面,無比堅定巨大;無數座大山如波浪般起伏,呈現的卻是大自然的柔軟可塑。人類以為自然的強大是要征服的,往大山攔腰鑿出一條路。殊不知,自然從來沒有存在過與人類比併之心,攔腰一刀其實已經割斷大山的命脈,山泥傾瀉的痕跡處處可見,人類征服大自然,其實也是置自己於各種危機之中而不自知。

導演透過鏡頭,展現各種工業對地貌的改變,一個個整齊壯觀的圖案(pattern),除了顯示人類能力與意圖,更重大的訊息是展示圖案中各種元素的關係。自然塑造的圖案,各種元素互相關聯,而人為建設的圖案卻截斷了所有溝通,看似縝密的幾何圖案,其實只要一點斷裂,整個系統即時崩解。

以《看見台灣》的啟示,看最近同樣引起話題的、由香港攝影師 Loki Wong 以無人飛機高空拍攝的短片《新界東北》,雖然兩者在意圖與規模截然不同,但我們其實應該舉一反三,不止於驚嘆於香港依然擁有如此秀麗的自然鄉村景色,而是可以以更廣闊的時空尺度,去思考發展的意義,或許就能從這一片綠色的土地,找到它真正存在的價值。
   

圖片來源: YouTube 截圖
你睇咗未

《沉默的食物》

如果有十八層地獄,我相信影片拍的就是那些地方了。因為很多時不得不移開視線,才明白原名叫《Our Daily Bread》的紀錄片,為何中文名要令人聯想起另一部著名恐怖片。而這部影片拍的,卻只不過是人類如何製造日常食物的過程。

1972 年出生的奧地利導演 Nikolaus Geyrhalter,至今已拍超過 10 部紀錄片。拍於 2005 年的《沉默的食物》,當年拿下了多個歐洲影展的紀錄片大獎。

導演走訪歐洲各種大型機械式食物生產場所,由蔬果到魚類到牛隻,由出生到飼養到宰殺。影片最大膽的處理,是它既無對話,又無旁白,更無配音,靜靜的只留下微弱的環境聲,你卻看得動魄驚心,一個半小時很快就過去了。

你會因為想不到流水作業式的生產或製作程序分工那麼細,而在一開始根本就猜不到工人在進行哪項工作。

你會因為估不到人類竟然能想出那麼刁鑽的刑具來對待動物,而對人性重新評估。

你會因為人類也把自己的勞力切碎,嵌進機器中而感到極度心寒。最心寒的是這一切多麼普通日常、多麼理所當然。

拍完一批工人完成一個工序後,導演還會連同他們休息用膳的情形也拍下來。他們連休息也是那麼靜靜的,而每一口吃進肚裡的食物,似乎濃縮著他們工作的總和。

來生要投胎做什麼,才避得過這無間地獄,是我看完這片最渴求解答的。怕血腥者慎入。

 
綠色天下

有機蔬果含更多抗氧化劑

過去眾多比較有機與常規作物異同的研究,由於研究方法、對象等不同,結果往往難以比較。一個新發表的硏究,整合分析 (meta-analysis) 過去 343 個研究的原始數據出來的結果顯示,有機種植的蔬果,明顯比常規蔬果含較多抗氧化物,較少殘留農藥。

雖然一般消費者較關心有機食物是否能吃得人更健康,但這個由歐盟及 Sheeplock 基金支持、英國紐卡素大學生態農業教授 Carlo Leifert 主持的研究,表示他們不能總結出有機作物對人體健康影響的評估,但整體而言,有機作物含有的抗氧化物比常規作物平均高出百分之十七。同時,其他關於抗氧化物的研究,表示某些抗氧化物能降低患癌及其他疾病的機會。

研究亦顯示有機作物的農藥殘留遠較常規作物低,符合一般認為不落農藥的農作物,會自行製造更多抗氧化物來對抗蟲害及疾病的分析。

而出乎研究者意料的是,雖然有機與常規作物在重金屬如水銀和鉛等的含量上分別不大,但在有機穀類作物上,鎘含量明顯少很多。這可能與常規作物使用受鎘污染的肥料有關。

有機農作物是否比常規農作物含有更多營養,令進食的人更健康,這問題也許有待更多研究去查證。但有機作物的確比常規作物少很多令身體不健康的有害物質。而且,有機耕種講求的健康,不獨指人類,還有土地和土地上的其他生物,不獨指現在,更為永續未來──如果你需要更多理由去說服自己支持有機耕種的話。
 
有機生活小知識

夏日煲冬瓜

大暑前後,是冬瓜入饌的最好時機,若你入多了貨,或這段時間碰巧自己種的冬瓜收成了,一個大冬瓜切開後一下子吃不完,可以考慮製作這味可保存較耐的清涼消暑冬瓜茶。

冬瓜不獨營養豐富,還有解燥、去水腫、美白、袪斑等功效。冬瓜雖然生長於南方溫暖的春夏之間,在炎熱的盛夏收割,但能儲存至冬季,故有冬瓜之名。但冬瓜一旦切開了,就得盡快食用。動輒長至三四十斤重的冬瓜,多餐也吃不完,這時候最好就是用來煲冬瓜茶了。

在網上找到以下這個功效清熱解毒、生津潤肺、補中益氣的冬瓜茶製法,十分方便快捷,且所有原料盡用,完全不浪費。

材料:
紅糖、冰糖和冬瓜,比例是 1 : 1 : 10

製法:
將冬瓜洗淨,連皮、瓢和子一起切成小粒,放入紅糖醃 20 分鐘。待冬瓜有汁液流出後,放入鍋中用大火煮滾,然後加進冰糖,轉小火炖煮,全程不用加水。當冬瓜轉為啡色透明,湯汁濃稠,即可熄火,用篩子濾出湯汁,放進已高溫消毒的玻璃瓶中密封,自然降溫後放入雪櫃保存。(剩下來的冬瓜渣,加水返煲,即可成為可口甜湯,一點也不浪費呀!)

飲用:
享用冬瓜茶時,從雪櫃取出需要分量,加入冰水或冰塊,調至適合甜味即可。
   
周兆祥的世界

先照顧自己

You have to be selfish to be selfless」(「想要無私先要自私」),那位擔任人生導師(life coach)的朋友提出這個概念時,我感到有點愕然,但很快明白了她的道理。
圖片來源:周兆祥的世界 全文

圖片來源:流動生命
特別推介

8‧10 綠野墟

周兆祥率領流動生命團隊悉心籌劃本地首次舉行的回歸自然生活墟,讓市民在市中心享受智慧娛樂溫情兼備的一個下午。豐富節目包括綠色遊戲、綠色生活百味攤位、綠色農產食材大展銷、自畫衣物裝飾品、美食自製自食、愛笑瑜伽、綠色唱遊歌舞、幸運大抽獎等等。
活動好介紹
公開稻米活動 ── 津津樂稻 2014(晚造)
「非常慈善‧非常稻」── 慈善贊助活動
齊享有機菜 ── 慈善贊助活動
 
 
課程好介紹
有機耕種體驗課程
有機耕種基礎課程
家居種植課程
 
 
綠領職位
招募農務幹事
招募農務技工
招募農夫
其他機構綠領職位招募
農場助理(菇菌圓)
 
本地有機速遞

8.3 起
「在地農學堂」工作坊 8 月主題:炎夏對策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合辦
 
8.7 全民監察樹木狀況講座
  發展局 主辦
 
8.8 永續‧分‧享‧會:「農業‧農夫‧農墟 X 芝麻‧綠豆‧花生」
  香港永續栽培學苑 主辦
 
8.24 大樹菠蘿文化節2014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 主辦
 
 
 
 
綠田園基金是一個註冊非牟利慈善團體,於 1988 年由一群關心現代農業、關心人類環境的人士所組成。我們一直致力推廣有機耕種及綠色生活訊息,並發展適合本地情況的綠色教育活動。在粉嶺的鶴藪,建有全港第一個有機農場,在荃灣,亦建有全港第一個大型長者社區園圃。在這兩個場地裡,我們開展本地的有機及綠色生活教育工作,讓參加者藉著接觸泥土,體驗自然生活。現在香港有數個商營機構的名稱與我們雷同,如公眾對本會工作有疑問,歡迎與我們聯絡。

電郵 / Email Add:
info@producegreen.org.hk
電話 / Tel:2674 1190
傳真 / Fax:2674 8077
地址 / Address:新界粉嶺鶴藪村 18 號 / 18 Hok Tau Village, Fanling, N.T..
網頁/ Homepage: http://www.producegreen.org.hk
 
 
綠田園課程 有機農友計劃 企業贊助活動 支持我們的工作 香港有機生活指南 Like us on Facebook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