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焦點

為什麼青年會站在農運前線?

在香港最近的農業運動中,最明顯的特徵之一,就是青年站在運動的最前線,作為主要的組織者。為什麼青年會積極參與農業運動,尤其是城巿青年?環顧全球,這原來並不是香港獨有現象。

例一,在德國東部,Paula Gioia 與其他年輕農夫合營了 10 年的農場,面對著與香港東北發展計劃類似的威脅,本來屬於政府的農地,在巿場經濟下,急速被發展。農地成為投機的目標,價錢已在 20062010 年間,飊升 230%。她在 2012 年與一群年輕農夫、大學生、學徒和社運人士成立了「青年農夫同盟會」,致力捍衛小型農場和食物自由,對抗全球不同地方共同面對的「徵地」(land grabbing現象。

同盟會已發表立場書,要求政府停止賣地和承諾支持小型農場,支持年輕農夫就業、實踐永續生活和保障食物自主。

例二,同樣在兩年前,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一群學生、大學教授、當地居民和非政府組織走在一起,為反對學校將一幅農地出售發展,發起了「佔領農場」行動。

這幅稱為「Gill Tract」的農地,是當地最後一幅適合耕種的第一級農地,自 1945 年起一直是校方的「露天實驗室」,進行各種研究及教學,包括生物防治研究,近年部分土地卻遭閒置並計劃改作商業用途。自 1997 年起,當地社區團體一直極力爭取將這片農地發展為具教育用途的巿區農場。

2012422 日,反對發展的學生、教授和社運人士,帶著蜂箱、雞隻和超過 15,000 棵幼苗,打爛鐵閘的鎖,進入農地,開始實踐永續農業。他們不只佔領農地,還希望能創造一個具生產力的農場。第一次佔領行動和 2013511 日的第二次佔領,同樣遭到警察強行清場,組織者被起訴,不過,這場運動仍未落幕,並已發展為一個持續的抗爭運動。

近年的社會現象分析,都不斷指出,現今的青年人與土地愈來愈遠,食物與農業關係的割離亦愈來愈嚴重,為什麼青年人卻會站到捍衛農業的前線呢?《Farming Matters》早在 20113 月的雜誌專題《青年:我們來帶領》中,便提出了很好的分析。

專題的其中一篇文章《起步點:青年對永續農業的認知》中,Laura Anne Sanagorski 寫道,在關於永續農業的不同研究中,都顯示全球各地不同種族、國籍、性別的青年對以下觀點表現出明顯的一致性。

- 他們對上一代留給他們來面對的環境問題表示很大的憂慮。空氣、水、泥土等的污染問題,時常令他們感到悲觀和無助;

- 同時,他們十分認同及支持永續農業和本地食物生產系統背後的原則。無論來自發展中還是已發展國家,有抑或沒有正式的相關訓練,青年人都擁護及支持永續耕種。他們大部分相信反省自身的生活方式和檢視各種消費品的生產方式,是解決環境問題的重要一步;

- 他們亦明白以化肥農藥的高投入來達至高產的常規農業,長遠會摧毀農地,必須從農場層面來改變農業操作及管理方式。

現時全球人口之中,有 5 分之 11524 歲的年輕人,他們對未來的選取直接影響著未來的發展。他們從上一代留給他們的憂慮中,看到了唯有自主地謀求改變,才能創造新的未來。若全球青年真的在這個問題上,有著十分一致的看法,那麼我們地球的未來仍是樂觀的。
   

圖片來源: YouTube 截圖
你睇咗未

氣象冷知識:風暴潮

1906918 日,天文台在上午 752 分掛起黑鼓,預報 300 哩內有烈風,832 分鳴槍示警,表示港內將吹颶風,但 6 分鐘後風速已達暴風程度。雖然所有風球在中午 1210 分除下,但已造成 15,000 人死亡。是什麼令這場稱作「丙午風災」的颱風成為香港歷來傷亡最慘重的天災?

不經不覺,香港已進入了颱風高峰期(7 月至 9 月)。香港天文台的「氣象冷知識」最新數集,教我們如何看颱風,包括如何訂定颱風的級數,如何簡單理解不同級數颱風的風速。不過,論帶來的傷亡計,原來颱風對香港這種沿岸地方的威力,遠遠不止於一般人所感受的強風和暴雨。

颱風從海洋帶來大量海水,這些突然增多的海水,在愈來愈淺的沿岸地區堆積,使潮水的水位大幅增高;而風眼的低氣壓亦將潮水扯高,再猛力沖刷海岸,就形成颱風最大的殺手鐧──「風暴潮」。若遇上天文大潮,則更助長風暴潮的威力。

香港歷來傷亡最大的颱風,分別發生在 18749 月、19069 月、193789 月和 196289 月,4 個颱風的相同特徵,都是從香港的南面或西南面經過。逆時針轉動的風眼從左下方掠過時,颱風的「螺旋右臂」從東南向西北方向將海水推上沿岸地區,便形成對香港極具破壞力的風暴潮。

其中 1906 年的「丙午風災」,造成近 3,000 艘漁船和 670 艘遠洋船沉沒,死亡數字以當時人口計,高達百分之 5遇難的多為仍在海中作業、躲避不及的漁民。而從歷史圖片中亦看到,大量海水湧上干諾道中。

風暴潮看似純然大自然力量的呈示,但接下來的一集「氣象冷知識」《水浸眼眉》卻告訴我們,人類可以為防止風暴潮愈演愈烈出一分力。天氣暖化令冰川溶化,海洋整體的水位持續上升,令風暴潮更具殺傷力。

為減緩暖化,實踐低碳生活要趁早,否則,唯有發下夢,如短片所說,坐時光機回到瓦特年代,教他用再生能源才行了。

 
綠色天下

白宮「蜜」令

白宮終於出手了!奧巴馬在上月向聯邦政府各局署主管發出總統備忘錄,責成政府與民間合作,找出近數十年蜜蜂大幅減少的原因。在備忘中,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如何將保護蜜蜂作為國策,動員全國公私營機構,合力達至目標。

蜜蜂神秘失蹤,或稱蜂群崩壞症候群,在過去數十年持續威脅全球農業生產。不計本地蜂、雀鳥、蝙蝠和蝴蝶等其他授粉昆蟲,單是蜜蜂已為美國貢獻 150 億美元經濟效益,對維持水果、果仁和蔬菜等食物供應至為關鍵。

總統備忘錄最主要一項決定,是成立一個「授粉昆蟲健康工作小組」,除要求農業部部長和環保署署長共同主持,還要求以下 10 多個部門機構主管或其代表列席:國務部、國防部、內政部、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運輸部、能源部、教育部等,層次可謂十分之高。

奧巴馬要求工作小組在 180 天內,必須交出一個「全國授粉昆蟲健康策略書」,列出明確目標、時間表、評估成效的方法等。策略書必須在研究方面,徹底了解影響授粉昆蟲健康的成因、蒐集資料及評估目前授粉昆蟲的整體狀況,亦需針對公眾教育、公私營機構合作等提出建議。

總統備忘錄繼而逐個部門點名,責成他們在部門層次立即行動,推出各項對授粉昆蟲友善的措施,包括改善生境、管制農藥、增加蜜源植物及生物多樣性等。

這個總統備忘錄讓我們看到美國這個農業大國,如何透過國策,從各方面配合,雷厲風行保護蜜蜂這人類重要的共生昆蟲。現在我們看到它如何議而決,希望 180 日後,能看到決而行帶來的顯著改變吧。
 

圖片來源: IFOAM
課程推介

東南亞有機領袖課程

領袖也需要培育和栽種。如果你已在有機業界累積了一定經驗,希望更上層樓,獲取最新的國際資訊,並與更多同道連結,發掘創意方法,發揮更大影響力,就別錯過國際有機農業聯盟這個專為東南亞業界中人而設的課程。

國際有機農業聯盟(IFOAM)自去年始,已先後為歐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等區域有機業界人士,開辦「有機領袖課程」。這次專為「東南亞」而設的課程,由主管該聯盟學術部的 Konrad Hauptfleisch 帶領,輔以來自東南亞乃至全球各個相關籌疇專家,為有志於深化和廣化有機農業實踐的人士,提供難得的進修機會。

課程將圍繞以下範疇設計:
1) 更深入了解有機界的信念及如何運用於推廣、交流和倡議之上;
2) 有機業界的組織發展、各種專案管理和跨界別結盟等的技術和策略;
3) 如何有效地進行界內界外溝通;
4) 深入了解有機保證制度如何支援有機價值鏈,更有力地推動有機農業及貿易;
5) 了解有機業的本地及國際支援架構,以更有效的決策,達至業界的健康永續發展。

如果你是從事有機農業,或任何與有機農業運動相關的工作,或服務於以下類別機構,只要獲得僱主推薦,便合符資格報讀本課程:

• 農民組織或有機運動組織;
• 有機生產、加工、貿易和零售等公司;
• 有機認證機構;
• 消費者組織;
• 推動永續農村發展運動的組織;
• 研究、外展、教育或農村發展機構;
• 政府部門,如發展或環境部門;
• 各種開發機構

課程於今年 81 日截止報名,9 月開課,除了 92128 日(8 天)在菲律賓和 1545 月(6 天)期間在泰國的兩個實地參與課程,其餘 30 小時的上課時數,以線上研習(webinar)的形式舉行。

如欲了解更多詳情,請瀏覽東南亞有機領袖課程簡介網頁。
 
周兆祥的世界

食好D吃出青春長壽

過去廿多年,阿祥一直在為大家尋找、品嚐、介紹、推廣最新研究証實有益健康又慈悲、環保的食品。今次推薦的,是廿一世紀初好幾種証明抗衰老特別堅料的天賜精品。
圖片來源: Wikipedia 全文
活動好介紹
公開稻米活動 ── 津津樂稻 2014(晚造)
「非常慈善‧非常稻」── 慈善贊助活動
齊享有機菜 ── 慈善贊助活動
 
 
課程好介紹
有機耕種體驗課程
有機耕種基礎課程
家居種植課程
 
 
綠領職位
招募農務幹事
招募農務技工
招募農夫
 
 
本地有機速遞

7.16~27
「龜之古今傳承」文化.生態展覽及藝術工作坊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合辦
 
7.19 「龜之古今傳承」專題講座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主辦
 
7.19、 古洞鄉村導賞
古洞北發展關注組 主辦
 
 
 
綠田園基金是一個註冊非牟利慈善團體,於 1988 年由一群關心現代農業、關心人類環境的人士所組成。我們一直致力推廣有機耕種及綠色生活訊息,並發展適合本地情況的綠色教育活動。在粉嶺的鶴藪,建有全港第一個有機農場,在荃灣,亦建有全港第一個大型長者社區園圃。在這兩個場地裡,我們開展本地的有機及綠色生活教育工作,讓參加者藉著接觸泥土,體驗自然生活。現在香港有數個商營機構的名稱與我們雷同,如公眾對本會工作有疑問,歡迎與我們聯絡。

電郵 / Email Add:
info@producegreen.org.hk
電話 / Tel:2674 1190
傳真 / Fax:2674 8077
地址 / Address:新界粉嶺鶴藪村 18 號 / 18 Hok Tau Village, Fanling, N.T..
網頁/ Homepage: http://www.producegreen.org.hk
 
 
綠田園課程 有機農友計劃 企業贊助活動 支持我們的工作 香港有機生活指南 Like us on Facebook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