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焦點

食物帶來的思潮革命

香港人的平均壽命女性為 86.3 歲,男性為 80.6 歲。亦即是說,現時 40 多歲以下的港人都有機會面臨 36 年後全球人口到達 90 億時的食物供應問題。《國家地理雜誌》由 5 月號開始至年底,一連 8 期推出「食物的未來」系列探討,第一期〈新食物革命〉提出 5 大解決方向。

地球的糧食危機已到必須採取行動的時候,因為到 2050 年,地球人口會增長 35%90 億,而要養活這個龐大人口,我們需要多一倍的食物供應。為什麼不是同樣的 35%,而是 100%?〈新食物革命〉解釋,這是因為富庶了的發展中國家將會進食更多肉類,多攝取一倍以上的蛋白質。

要解決這個嚴峻的糧食問題,一般人直接的反應就是增加糧食生產,去達到糧食需要目標。然而,有一個現實必須面對,就是農業(食物生產),作為一個客觀事實,對地球環境帶來極大影響:

農業使用了全球差不多四成不結冰土壤;全球種植農作物的土地面積等同整個南美洲,畜牧業佔地更多,相等於一個非洲。更不用說不良的耕作方式對泥土、水源等的污染。

然而,即使是增加糧食生產,我們非得從擴大農業版圖來達到目標嗎?讓我們再看看:

全球農作物提供的總卡路里,只有 55% 成為人類的食糧,其餘 45% 中,有 36% 是動物飼料,9% 是生物燃油;再來,就是浪費問題,估計全球浪費四分一食物卡路里,富裕國家的浪費多發生在家庭、餐廳和超巿等地方,而在貧窮地區則由不良的儲存及運輸方式造成。

要解決問題,「食物的未來」開卷第一篇〈五部方案養活世界〉的作者、明尼蘇達大學環境研究中心主任 Jonathan Foley 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大方向:

第一:凍結農地擴張
熱帶雨林快速消失,已對全球生態拉響警號。增加農業版圖,並不能提高食物安全; (編著:本港農地近年急速萎縮,與《國家地理雜誌》所指涉的全球趨勢相反。)

第二:增加現有農地產量
以更高的科技、更完善的農業系統、環境友善的有機耕作方法等,更有效率地運用現有土地;

第三:更有效地運用資源
無論是傳統農耕或是有機耕作,當代農業已有很多方法達到高產量又大幅減少資源運用及環境影響的目標;

第四:改變飲食習慣
如果農業生產的農作物直接成為人類食糧,而非動物飼料,全球糧量問題就易解決得多了。能實踐少肉多菜,或由食牛(100 飼料卡路里 = 3 牛肉卡路里)改為食雞(100 飼料卡路里 = 12 雞肉卡路里),已能帶來很大改變。

第五:減少浪費
以重量計,全球一半食物都是被浪費掉的。減少浪費是達到 2050 年糧食目標的最有效途徑。

配合「食物的系列」雜誌系列,《國家地理雜誌》更推出網上專頁,刊載更多報道及分析文章,讓更多人能分享資訊,集思廣益。網頁圖片資訊紛呈,實在值得經常瀏覽。

圖片來源: YouTube截圖
你睇咗未

我的番薯實驗:有機的重要性

Elise 面對鏡頭,一臉靦腆地發表她的實驗結果。本來這個實驗是想讓她感受生命的奧秘,不過她卻發現了另一個同樣重要的事實,讓影片至今獲得近 200 萬次瀏覽。

這個實驗是很多學校都會給學生的功課──觀察番薯的塊根長出藤蔓的過程。很簡單,Elise 只需去士多買一隻番薯回來,在薯身四面插上四根牙籤,這樣做可讓它擱在玻璃水杯的杯沿上,四分之三薯身露出水面,然後靜待生命的奇迹出現。

Elise 等了三個星期,番薯依然故我;換一隻再等三個星期,還是一樣。很多學生會以為實驗失敗,就此止步不前,但 Elise 尋根究柢,在買番薯的士多得到以下訊息:「這隻番薯不會長芽的,因為它噴有 Bud Nip。」

這下可引起了 Elise 的好奇心,她決定研究一下這個 Bud Nip 是什麼。原來它是一種發芽抑制劑,原名 Chlorpropham(氯苯胺靈),多用來保存食物,在薯仔、大豆、藍莓、大蒜、洋蔥、番茄等上都可找到它,亦用作除草劑,抑制雜草生長。它含有有毒化學物質,不獨令人眼睛和皮膚不適,在動物測試上亦會令動物死亡。而且,它會被植物吸收,水洗不能完全去除。

Elise 在普通士多再買來有機番薯作試驗,結果一個月後才勉強長出數片葉子。期間她又在一個專買有機食物的巿場,買來一隻有機番薯,讓人興奮的事情發生了:這一隻番薯在一星期左右就生機勃發,藤蔓四處蔓延了。

為什麼第二隻番薯沒有噴過 Bud Nip,卻仍然欠缺生氣呢?有分析指,這是因為這種化學藥制已污染泥土和地下水,很多作物都無可倖免地受到波及,在種植期間吸收了這種有毒元素。

三隻番薯的戲劇化對比,讓我們清楚看到何種生產模式出產的作物,最能展示生命的奧秘。Elise 最後問:你會食哪一隻番薯呢?答案已在大家的心中。




 
圖片來源: Wikipedia 綠色天下

美國基改標籤戰硝煙將起

佛蒙特州成為美國第一個州立法規定食物標籤必須列明有否基因改造成分,勢將另其他州分陸續效法。但法例簽署當天,已有商業組織正式宣布將控告政府。面對財雄勢大的基改企業,這場有關消費者知情權的仗,能否打贏?

佛蒙特州州長 Peter Shumlin 58 日簽署了這條歷史性的法例草案,成為第一個州分,成功立例標簽基改食物。根據《衛報》報道,在席捲美國的推動基改標簽立法、捍衛知情權的浪潮中,康乃狄克州和緬因州在早前雖已簽署法例,但都在擱置中;加州(為阻止立法,孟山都等商業組織發動銀彈功勢,花費高達 4,700 萬美元影響議會的投票結果)和華盛頓州則以很少票數之差,未能通過;去年法案在國會亦遭否決。

雖然佛蒙特州的法例在 20167 月才正式生效,但草案簽署當天,食物雜貨生產商協會(會員包括全球最大基因改造種子公司孟山都)已發表聲明,說法例會增加食物成本,推高價格,不符合消費者利益。協會又謂要避免基改食物的人已可從有機食物標籤中,獲得他們想要產品,所以質疑這法例的合法性,表明未來數周將會提出訴訟,謀求推翻法例。

佛蒙特州立法機關已預料到未來將面對眾多訴訟,已設立一個基金,籌措資金應對,確保法例能夠落實。
 

圖片來源: Wikipedia
有機生活小知識

環保捕蚊器

連日大雨,蚊患帶來的煩惱倍增。來自杜拜的一個環保滅蚊器製作圖又被社交網站分享出來。這個設計早在 2005 年在台灣出現,經多年試驗,其效用如何已有大量前人經驗可循。

事緣有一個 11 歲女童因吸入有害殺蟲劑死亡,她的母親及兄弟亦危殆,為減少使用有害化學劑,杜拜巿政府的公園及園藝部門去年在公園廣泛派發一種環保捕蚊器,巿民在家中也可輕鬆複製。

這個捕蚊器是利用 1.5 升的膠水樽廢物重用而成,先將膠樽在上方約三分一位置剪開,以 200ml 熱水將 50g 的白糖溶化;在水溫降至攝氏 40 度時,加入 1g 的麵包酵母,不用攪拌;最後將剪出部分倒轉蓋回膠樽,包上膠袋或報紙,放置室內暗黑角落即可。


杜拜巿公園及園藝部環保捕蚊器製作圖(按圖放大)

與這個捕蚊器完全一樣的裝置,早在 2005 年已由台灣永安國小的師生設計出來,並獲得該年環保署的 2005 年全國環保創意競賽獲得殊榮。(可參考電子通訊第 54)最初是有學生發現坊間的偏方無效,於是便與家人及學校師生聯手實驗,經過氣味、溫度、顏色、高度及各種捕獵機制的測試,找出蚊子原來最受二氧化碳和黑色吸引,所以便利用酵母遇糖水發酵的過程會釋放二氧化碳這特點,構思出這個裝置。


台灣永安國小的環保捕蚊罐,與杜拜設計唯一不同之處,是用黑紙包裹罐身。(按圖放大)

效用如何?師生在地下停車場作的單罐一周實驗中,捕得 1427 隻蚊子。要將這些蚊子屍體從罐中撈出來作點算,成為實驗過程最難受的經歷。經過多年,這個裝置由不同人在不同環境中複製使用過,結果相當參差,有的說一隻也抓不到,有的說抓到數百隻,相信除了製作裝置,要保證其效果,有數點要注意。

如果一隻蚊子也捉不到,首先要檢查的是放酵母時,水溫是否正確。由於酵母屬單細胞真菌,在低溫會休眠,攝氏 30 多度最活躍,40 多度或以上,就會死亡。另外,酵母發酵期大概兩周,所以每兩周便無效,要更換捕蚊罐內的液體了。

放了捕蚊罐怎麼還是會被蚊子咬?捕蚊罐是引誘蚊子進入陷阱之內,但若在同一空間內大喇喇的已有很多引誘,讓蚊子飽餐的話,那它為什麼偏要只選捕蚊器呢?所以置放捕蚊器的時機很重要,不想被咬,就要提前啟動裝置。

香港蚊患嚴重,政府每年都發起殺蚊運動,以預防措施為主,提醒巿民、學校、商業機構等注意清理室內和室外的漬水,未雨綢繆,杜絕蚊蟲滋生。根據綠田園基金鶴藪農場的經驗,預防是最有效的方法,一個星期內,已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周兆祥的世界

怎樣喝薑茶驅感冒

在高壓力之下生活的城市人容易患傷風感冒,不少朋友每次「中招」就吃所謂特效藥,弄到身體孱弱,百病叢生。其實想預防及治療傷風感冒,有幾十種幾百種好得多的方法,既有效又不傷身,以下介紹的「薑療法」就是其中之表表者。
  全文

特別推介

農場活動兼職導師訓練課程

一個認識有機耕種,學習與人分享有機生活資訊的課程。將於 713 日至 824 日期間的 7 個星期日舉行。完成課程且考試合格者可獲安排跟隊及試帶實習,表現良好者可成為本會正式兼職導師。
詳情
 

公開稻米活動──津津樂稻 2014(晚造)

早造稻米收成後,晚造插秧又告開始,時藉炎夏,一起參與赤腳陷泥濘,只作付出,不問收成的插秧農趣,更可深切體會「汗滴禾下土」的種稻箇中感受。亦會學習用有機稻米及芝麻,自製香氣撲鼻的有機芝麻糊,承傳不同的稻米種植及食用文化。
詳情
活動好介紹
公開稻米活動 ──津津樂稻 2014(晚造)
洛神甜蜜傳社群 ── 慈善贊助活動
「非常慈善‧非常稻」 ── 慈善贊助活動
齊享有機菜 ── 慈善贊助活動
 
 
課程好介紹
農場活動兼職導師訓練課程
有機耕種體驗課程
有機耕種基礎課程
家居種植課程
 
 
綠領職位
招募農務幹事
招募農務技工
招募農夫
 
 
本地有機速遞

5.25
有腰骨端午包糭工作坊
  馬寶寶社區農場 主辦
 
5.25 環保有機菇菌知多D
  中環農墟 主辦
 
5.30~31 綠匯學苑教育活動簡介及專題講座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主辦
   
 
 
綠田園基金是一個註冊非牟利慈善團體,於 1988 年由一群關心現代農業、關心人類環境的人士所組成。我們一直致力推廣有機耕種及綠色生活訊息,並發展適合本地情況的綠色教育活動。在粉嶺的鶴藪,建有全港第一個有機農場,在荃灣,亦建有全港第一個大型長者社區園圃。在這兩個場地裡,我們開展本地的有機及綠色生活教育工作,讓參加者藉著接觸泥土,體驗自然生活。現在香港有數個商營機構的名稱與我們雷同,如公眾對本會工作有疑問,歡迎與我們聯絡。

電郵 / Email Add:
info@producegreen.org.hk
電話 / Tel:2674 1190
傳真 / Fax:2674 8077
地址 / Address:新界粉嶺鶴藪村 18 號 / 18 Hok Tau Village, Fanling, N.T..
網頁/ Homepage: http://www.producegreen.org.hk
 
 
綠田園課程 有機農友計劃 企業贊助活動 支持我們的工作 香港有機生活指南 Like us on Facebook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