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焦點
 
英雄出少年 親手改變自己的未來

開學了,中小學的百萬大軍回到校園,使這幾天社會的目光都特別聚焦在「學生」這個身份上。上月,積極爭取基改標籤的加拿大中學生 Rachel Parent,在電視訪談節目與支持基改的名嘴主持舌劍唇槍,出色的表現獲輿論壓倒性支持。她和其他青少年社會領袖的出現,讓人看到青年坐言起行,對世界發揮具極大的影響力。

Rachel 是一個 14 歲的青年社會活動家,創辦了「Kids Right to Know」(孩子有權知),積極向青少年講解基改食物的影響,爭取政府立法標籤基改食物(加拿大、美國及香港等是少數沒有強制標籤基改食物的地方),認為「每個人都有權選擇吃甚麼食物」。鑑於加拿大廣播公司(CBC)訪談節目《The Lang & O’Leary Exchange》主持人之一 Kevin O’Leary 公開批評反基改人士「愚蠢」,Rachel 主動向這位名嘴下戰書,並成功獲(CBC)邀請上節目Kevin O’Leary 辯論

面對自己是否反科學、是否被人利用、是否漠視活在饑餓中的人的福祉等質問,Rachel 一一反駁。她辯才無礙、自信,面對大人毫無懼色,令人想起去年香港在政府推行德育與國民教育科所掀起的社會運動中,學民思潮召集人、當時只有 16 歲的黃之鋒在香港電台《城巿論壇》的表現

兩人另一共通點,就是對討論的課題極為熟悉,以龐大的資訊去說服持懷疑態度的大人,他們的意見並非受人影響(或利用、支配),而是來自自己對問題的深入探討。Rachel 還建立了另一網頁,以各類文章解說她為甚麼要求更深入研究基改食物的影響,在未有足夠長時間去確定它的影響之前,必須標籤識別,保障大家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Rachel 對基改的關注,始自兩年前她在學校作的一次公開演講。這令我想起另一個已在全球範圍發揮巨大影響力的德國男孩菲利斯,也是一次學校簡報啟動了他對全球暖化的關注,那年他 9 歲。隨後他發起「Plant-for-the-Planet」(種樹救地球),積極到不同地方演講,推廣植樹活動,最初的目標是在世界各地種下 100 萬棵樹,但在 2007 年至 2010 年間,他們已在德國種下 100 萬棵樹,並已將影響力散播到數十個國家。

菲利斯和他的同道稱自己做「我們孩子」,與大人的「光說不做」劃清界線,以無比的動力,在極短時間內以行動為世界帶來顯著的改變。Rachel 和菲利斯,乃至黃之鋒,這群仍帶著學子身份的青年人,帶給我們的啟示是,獨立思考能力(這群年輕人絕對已經擁有),加上充份的了解認識,再賦予實際行動,才是改變世界的方法。只具有獨立思考能力而不使用,或光吶喊而不行動,又或者更甚的是失去了對世界的好奇,失去改變世界的信心和勇氣,都只會令人類輸掉地球。在新學年之初,希望所有人都能重拾「學生」這個帶著無限可能性的身份。


圖片來源 :Kids Right to Know


  你睇咗未
 
蜜蜂的摩登時代

一場浪漫的空中蜜蜂婚禮,以雄蜂的死亡作結,這是大自然的規律,或者會讓易感的人動容。瑞士導演 Macus Imhoof 的紀錄片《蜜蜂工場》,被譽為差利.卓別靈《摩登時代》蜜蜂版。除了蜜蜂的生命奧秘,還有現代蜜蜂工業的面紗下,一幕幕令人心痛的辛酸血淚史。

全球爆發的「蜂群崩潰症候群」(CCD)現象,引起政府農業部門和科學家的高度關注,也讓自幼與蜂為伴的劇情片導演 Macus Imhoof ,決定拍攝紀錄片,以五年籌備、兩年時間拍攝,既走進蜂巢,也走進養蜂工業,了解蜜蜂面對的處境。

《蜜蜂工場》(More Than Honey)去年首演,即贏得數個國際紀錄片大獎,年初在台灣上映,可惜在一岸之隔的香港卻沒緣上畫。幸運地,上月在 YouTube 看到足本原版已上載,雖然旁白和大部分對話都不是英語,亦暫未有中文字幕,但導演透過人類與蜜蜂的雙重角度看世界,很多東西不言而喻。

影片使用微距鏡、內窺鏡和高速攝影機等特別工具輔助,深入拍攝蜂巢內部的蜜蜂生活形態。令人驚訝的蜜蜂飛行大特寫,絕不是 3D 效果,而是使用微型飛行器,與蜜蜂同步飛翔拍攝。高速攝影機可以每秒鐘 70300 張的速度拍攝,再透過慢速播放,觀眾便能清晰看到蜜蜂的腳、眼和吸器等的活動情況。

蜜蜂合作無間地照顧蜂后、餵養幼蜂的影像,帶給觀眾的是純粹的感動。其中非常難得的空中婚禮──雄蜂與蜂后交配一幕,最是浪漫淒美。在拍攝過程中,攝製隊只有緣遇見過 1.5 次,歷時約半分鐘,但為了拍到這一幕,他們等了兩年,實際拍攝也用了 10 個工作天。

約一個半小時的影片,阿爾卑斯山上最純淨的養蜂場、美國加州一望無際的杏園、澳洲向世界輸出蜂后的基地,還有中國蜜蜂消失了的地區,交替出現。無論是哪一個場景,都在在顯示人類對自然的過度操控。

畫面最震撼的莫如生產全球超過八成杏仁的加州杏園,高達 40 億美元的產值,完全依賴蜜蜂的授粉,而全美六成蜜蜂都在為這個產業服務。紀錄片中有一幕,是蜂農親眼看到自己的蜜蜂在為杏花授粉的同時,噴灑農藥的機車轟隆駛來,「最好是晚上進行吧,但晚上他們什麼也看不見啊,最好別直接噴在蜂兒身上吧。」充滿無奈的話音未落,脆弱的蜜蜂就在農藥之中倒下。

農藥是導致 CCD 的其中一大嫌疑。最近學術刊物《PLOS ONE》發表了由瑪利蘭大學和美國農業部的科學家們合作對 CCD 進行的研究結果,是同類研究之中的首個。研究發現美國東岸每年租用蜜蜂進行授粉的作物,花粉中平均含有 9 種殺蟲劑及殺真菌劑,最多的達 21 種,有如女巫釀製的毒液。

最意外的是,向來以為對昆蟲無害的殺真菌劑,卻使蜜蜂對其中一種常見寄生蟲──「蜜蜂微孢子蟲」(Nosema ceranae)的抵抗能力顯著削弱。研究雖然證明不了這些農藥與導致蜂群集體同時死亡的 CCD 有直接關係,但已肯定會使蜜蜂大量死亡。研究結果提醒大家,農藥的影響及農藥標籤,又必須重新評估。

回到《蜜蜂工場》紀錄片,嗡嗡的蜂鳴是整部影片的主旋律,聽在蜂農耳中,是錢的聲音;聽在關心地球命運的人的耳中,這種與全球三分一食物息息相關的聲音,卻是生命力的象徵。只有拍到中國某地區在失去蜜蜂協助後,要以人工授粉的情形時,才出現無比的寂靜。令人心寒的寂靜。

左圖︰浪漫悽美的蜜蜂空中婚禮

下圖︰加州杏園:杏花、蜜蜂與轟隆駛來的農藥噴灑機車
news2b.jpg (500×300)

圖片來源 :YouTube 截圖


  綠色天下
 
生態時裝升級再造

大部分布料的耐用性,可以使一件衣物的壽命由數年到數十年或更久。可惜,一個時裝潮流的壽命卻是以季度來計算,愈獨特的設計使用場合愈狹窄,有的甚至見光死。在一件衣服之上竟已存在如此強大的矛盾張力。但環保不必一定是老土,新西蘭一個全新的生態花生 show,就是要以變幻的設計來守護耐用的衣料。

新西蘭設計師 Denise Anglesey2008 年開始把舊布料透過設計創意「升級再造」(upcycling),成為富潮流美感的時裝。為推廣這種生態正義的時裝設計風氣,她與丈夫創立了首屆新西蘭生態時裝節(New Zealand Eco Fashion Exposed)

時裝展的主要目的是為同行設計師提供一個平台,展示及推廣利用有機布料、舊衣料、剩餘物料、公平貿易物料等設計而成的時裝,並希望推廣至商業層面,讓這個意念成為真正可行的生活文化。

921 日舉行的時裝節,活動除一個集十多個設計師作品的天橋時裝展,還有衣服交換及設計師指導重新配襯等活動,一般人都能邊參與,邊獲得新鮮意念,邊為舊衣物尋找新生命。

雖然時裝展遠在他國,但這個意念實在十分值得散播到世界不同地方。

圖片來源 :New Zealand Eco Fashion Exposed 網頁


  綠色生活小貼士
 
簡易排毒 車前面膜

關於車前草,你可以找到最常見的描述,就是它「十分常見」!除了郊野,在巿區的公園、荒地,甚至車水馬龍的石屎路旁,都有機會找到它。當你每天在城中四出奔波,惹來一臉廢氣污垢時,不妨留意一下路邊有沒有這種用途廣泛的野草,說不定你正需要它替你排一排毒!

車前草Plantago asiatica,多年生草本,葉根生,卵形或廣卵形,葉背有五條主要葉脈,花呈穗狀,是十分常用的中草藥,能利尿消腫、清肝明目、消炎抗菌等功效。傳說它中文名字的來歷與它的功效息息相關:在西漢時期,出征時集體患上血尿病的馬武(一說是三國時期的劉備)大軍,因服下這種在馬車前後隨處可見的野草痊癒而得勝。 車前草除了煎煮內服,嫩葉還可以生食,美國推廣鮮果蔬飲食文化的網站 Raw Family 主持人之一 Sergei Boutenko 介紹了另一種用法,就是製作車前草面膜,讓車前草吸走皮膚內的毒素,做法非常簡單:
  1. 把採摘回來的新鮮車前草洗淨,撕掉堅韌的葉脈;
  2. 放入攪拌機(放入碗中用手搗也可),加少許清水,直至變成順滑糊狀。
基本步驟就是這麼簡單,但為增加黏性,讓它更易成敷在面上,Sergei 建議加入少許油或牛油果一起攪拌,這樣就做好一個天然排毒面膜了,直接把它塗到面上即可,愛美的女士們不妨試一試。

不過,記住不要隨便把馬路邊的車前草帶回家敷上面,不是不可以,只怕這些草早已被汽車廢氣或猫狗便溺污染,最好就還是去郊野,或者街巿也不難找到。



  園圃物語
 
保育之旅 ──景賢里

園圃旅行團在八月十八日又再出發,目的地是於二零零八年七月被列為是法定古蹟的景賢里。園友們多是結伴而來,當中有互相關懷的老伴,也有相交多年的知心友,更有笑逐顏開的祖孫們,早上八時半,園圃瀰漫著一片期待的歡樂。


全文……(pdf, 1.13MB)

圖片來源 :馬憲恩

  活動好介紹
 
洛神美食賞 ──季節限定活動

10 月至 12 月又是風行本港的美麗食材洛神花的盛開時節,艷紅奪目的萼果滿掛枝頭,最宜即採即製成食物。今年,我們特別加入來自海中的珍貴食材──富含天然植物性膠原蛋白等營養的珊瑚藻,又稱「海底燕窩」。……


詳情……
 
 
田園花市 ──年花種植 DIY 體驗活動
 
年花年年買,但你可曾想過親手將百合、劍蘭等賀年花卉,在有機農場栽種,臨近新春時,把自種的有機年花帶回家中賀歲?三天的活動包括常見年花的種稙簡介及田地實習、水仙花的雕切示範及實習,以及一些年花跨年種植講解和年花買賣逸事。

詳情……
 
秋季農莊親子樂
 
每年秋季旅行,學校除了安排小朋友走出課室擴寬視野外,更需要為是次旅行帶出有意義、有教育性的學習;綠田園有機農場可容 500 人或以上參與,可以在貼近大自然的有機農場內,一起進行充滿趣味及富教育意義的活動。

詳情……(pdf, 308KB)
 
甜蜜洛神暖聖誕 ──慈善贊助活動
 
歡迎公司支持屬下義工團隊,在綠田園有機農場採收洛神花,並即場製作果漿或蜜餞贈與受惠機構,藉農作活動為員工提供聯誼、溝通和發揮團隊合作精神的機會,並共享有機田園產作的體驗與成果。

詳情……(pdf, 219KB)
 
津津樂稻 ──晚造收禾實習
 
當稻穀成熟時,參加者可親自在稻田手執禾鐮,割下金黃稻稈,把稻穀打脫收集,再把脫穀後的禾稈紮起曬乾,還可享受在田園以有機糯米製作有機糯米糍的樂趣,體驗鄉土農耕收成工作。舉辦日期: 10 月 20 日 或 27 日(星期日)

詳情……

  課程好介紹
有機耕種體驗課程
9 月 29 日 詳情……

有機耕種基礎課程
11月 3 日、 17 日 及 12 月 1 日 詳情……

家居種植課程
9 月 22 日及 29 日 詳情……

  本地有機速遞
 
9.7 《好香港沙龍》之「從歷史認識香港:十九世紀到今天」

由《地靈人傑》舉辦的《好香港沙龍》分享會,請來李歐梵教授主講「從歷史認識香港:十九世紀到今天」。李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講座教授、作家及文化評論人,文章刊載於各大報章及雜誌,相關結集和專論作品有:《尋回香港文化》、《清水灣畔的臆語》、《又一城狂想曲》等。


詳情……

相片來源:活動網頁

 
 
9.8 樂活 DIY 肥皂工作坊
 
生活綠林計劃舉辦的 DIY 肥皂工作坊,讓參加者可以為自己度身製作天然手工肥皂。工作坊分初班及高班,有興趣之參加者可體驗自制肥皂之外,也能了解手工皂不同材料特性,學習計算手工皂的配方和技巧等。

詳情……

相片來源:Facebook 活動專頁

 
9.10 農業技術講座 ──種植有機番茄
 
漁農自然護理署與菜聯社合辦農業技術講座,講解有機番茄的基本種植技巧、病蟲害防治、田間管理;介紹適合本地栽種的車厘茄品種;簡介番茄棚架的構造和製作方法,以及帶參加者參觀示範農田。

詳情……(pdf, 82KB)
 
10.29 ~ 11.3 有機農業訓練課程
 
香港有機資源中心與臺灣明道大學合辦為期 6 天的「有機農業訓練課程」,目的為推動本土農業走向專業化。課程由明道大學陳世雄校長及精緻農業系教授授課,提供基礎有機農業訓練,理論與實踐並重,適合本地農民或有志推動有機農業的人士修讀。(截止報名: 9 月 23 日)

詳情……(pdf, 272KB)

相片來源:活動海報


  周兆祥的世界
 
怎樣高效率消化吸收?

如果我們明白到:吃什麼、怎樣吃法,原來影響自己的生命那麼大,一定會加倍小心,養成合乎自然的飲食習慣。你知道每一種食物吃進肚裡,需要多少時間消化嗎?


全文……

圖片來源:周兆祥的世界


  綠領職位
 
招募農務幹事

綠田基金現正邀請熱心工作,且具多方面才能的人士加入我們的團隊。農務幹事負責一個約 50 斗種有機農場的每日工作,包括種植作物(蔬菜、果樹、稻米等)、照料動物、完成農地日誌、出售農產品,以及其他農場工作……


詳情……(pdf, 149KB)
 
綠田園基金是一個註冊非牟利慈善團體,於 1988 年由一群關心現代農業、關心人類環境的人士所組成。我們一直致力推廣有機耕種及綠色生活訊息,並發展適合本地情況的綠色教育活動。在粉嶺的鶴藪,建有全港第一個有機農場,在荃灣,亦建有全港第一個大型長者社區園圃。在這兩個場地裡,我們開展本地的有機及綠色生活教育工作,讓參加者藉著接觸泥土,體驗自然生活。現在香港有數個商營機構的名稱與我們雷同,如公眾對本會工作有疑問,歡迎與我們聯絡。
電郵 / Email Add:info@producegreen.org.hk
電話 / Tel:2674 1190
傳真 / Fax:2674 8077
地址 / Address:新界粉嶺鶴藪村 18 號 / 18 Hok Tau Village, Fanling, N.T..
網頁/ Homepage: http://www.producegreen.org.hk


查看《綠田園電子通訊》資料庫 / 成為綠田園基金會員 / 昔日《稻草人》及即期索取地點 / 香港有機生活指南及有機地圖
 成為綠田園基金義工 / 購買綠色紀念品、農耕用具和農場刊物 / 認識「甚麼是有機耕種」 / 了解本地有機標準及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