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焦點
 
另類聖誕大餐,普天全素同慶!

看著剛從泥土中新鮮採摘下來的蔬果擺滿餐桌,總會由衷感受到,這是地球母親為生活在她之上的生物所提供的最美好盛宴。聖誕節讓全球不同角落的人都與至愛親朋聚在一起,若每年必不可少的聖誕大餐,能全以新鮮蔬果入饌,便是將「普天同慶」的意義進一步擴展。本期《稻草人》以素食大餐為主題,讓我們帶著對食物最崇敬的心,齊來領受天地最慷慨的贈予。

聖誕節為什麼要吃大餐?有說是始自十六世紀西班牙國王菲臘三世,愛好狩獵的他,每次總帶回豐富的獵物,幾日幾夜都吃不完,開啟了聖誕吃大餐的風氣。也聽過一說,是在聖誕大餐上設十二道菜,分別代表了耶穌的十二門徒。無論如何開始,如今在聖誕節與親朋好友聚餐,享受豐盛的食物,已形為一股普及全球的節日氣氛。

如果往年都大魚大肉,今年不妨改試素食大餐。在聖誕節菇素,也並非與這個節日全然無關。相反,對於耶穌是素食者(至少也主張素食護生)之說,一直有人提出考據支持

新一期《稻草人》季刊的封面故事《素食廚房──食出冬日節慶恩典》,就從法國、墨西哥和本地三種飲食文化,推介以素菜烹調出對大自然充滿感恩心情的大餐的心得。

法國餐廳名廚讓我們嗅到由天台到餐桌零碳足跡的都巿農圃氣息;源自古印第安文明的墨西哥菜,示範零損耗的食物烹調法,而本地的素食家庭則全家總動員,以飲饌來傳遞節日的祥和。無論是上館子,還是跟著文章介紹的好煮意,親自下廚,這個聖誕,大家不妨素一素!

按此下載第 69 期《稻草人》電子版(pdf, 10.6MB
按此下載第 69 期《稻草人》的免費索閱地點(pdf, 164KB



  你睇咗未
 
2 小時經歷 137 億年地球史

《兩小時看世界歷史》(History of the World in 2 Hours)是我看過最有趣的地球史,唯有將盤古初開到今天的漫長時間,縮短到兩個小時以內,我們才能在一個恰當的規模內,掌握到這個世界複雜元素之間的關聯。當中你猜想不到的事件,包括月球的形成和小草的出現,都是改變地球命運,成為人類崛起的關鍵。

我們為汽車入油,是直接注入盤古初開大爆炸時的能量,因為世界所有一切能量,都產生自那次大爆炸。

只有恒星的出現,才產生鐵元素,但如果沒有生命最早形式的細菌,讓氧與海水中的鐵元素結合,再沉積到海底成為鐵礦,鐵器時代就不會出現。

如果不是天體撞擊,讓地球傾斜,就不會出現四季,也沒有月球;沒有月球的引力,地球自轉速度就不會由每天 6 小時變為 24 小時。

原來青草的出現和蔓延,入侵了樹林,才迫使人類的始祖從樹上走下地面覓食,以後的便已是歷史了。

Douglas Cohen 導演的《兩小時看世界歷史》自由地穿越時空,將不同領域的世界歷史面向,重新拼湊在一起,將我們帶到不同的視點去重新認識這個宇宙和這個我們叫做家的地球。關心地球命運的人,絕對應該一看。



圖片來源: YouTube 截圖


  綠色天下

倫敦也「惜食」

當全球食物有三分一是被浪費掉的,我們便知道要解決饑荒問題,增產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節省和再分配才是擺在眼前的一個只要做就立竿見影的辦法。但從哪裡開始?由誰開始?倫敦,以一個城巿的名義,已由一個叫做「FoodSave」的惜食計劃開始了,目標是協助中小型食物企業在生產食物的過程中,減少浪費。

FoodSave」計劃由歐洲區域發展基金(European Regional Development Fund)、倫敦廢物循環利用理事會(London Waste and Recycling Board)及倫敦巿長資助,大倫敦政府(Greater London Authority)統籌,倫敦食物理事會支持,民間機構 The SRAThe Sustain 執行落實,目標是在 20153 月前的這一年半時間內,協助 240 間中小型食物企業減少 1,000 噸送往堆填區的食物廢物,減少 150 噸與食物相關的包裝廢物,而減少製造及循環利用,亦望可節省36萬英磅將食物廢物送往堆填區的費用;並期望一年半的計劃期過後,受助機構能將期間行之有效的方法延續下去。FoodSave 跟從另一個致力減少食物浪費的運動「Feeding the 5,000」提出的倒三角形「食物廢物金字塔」(Food Waste Pyramid理念,列出減少食物廢物的五個目標:最頂層是首要目標,即「減少」(Reduce)不必要的食物製造,做法包括以周詳的規劃避免過分生產、改良儲存方式以延長食物壽命等;第二層是將質素高的剩食「再分配到有需要的人」(Feed people in need),方法是透過中間組織接觸及分配食物;人類不能食用的部分,就回收成為動物的飼料(Feed livestock),提供給鄰近的農莊;再下來的就是用作製造堆肥和綠色能源(Compost and 100% renewable energy);最後減無可減的部分,已成為廢物運到堆填區棄置(Disposal)。

這個計劃才剛開始推行,成效如何尚為未知之數,希望它能成功,並將經驗與其他城巿分享。而再下一步我們要想的,就是如何將食物再分配的工作,從城巿層面走向國際,紓緩全球饑荒問題。

圖片來源: FoodSave 網頁


  有機生活小貼士
 
簡易禦寒法寶──足浴好處多

早陣子回鄉,發覺上年紀的親戚為了養生防病,每天都在做兩件事:艾灸和足浴。本周,天文台一早已預警天氣會轉冷,又與長者安居協會聯合開記者會,提醒長者作好準備,他們推介的其中一項禦寒法寶,就是足浴。趕快找了找足浴的資料,發現配合中藥進行的藥浴療效多多,而即使最簡單的熱水泡腳,亦有加速血液循環,改善睡眠質素,刺激穴道等效果,只要有熱水一盆,就能自行在家進行。

浴足在中國可謂古老的養生方法,並有這樣的講法:「春天洗腳,升陽固脫;夏天洗腳,可祛暑濕;秋天洗腳,潤肺濡腸;冬天洗腳,暖和丹田。」中醫認為足部有六十多個穴道,是身體各臟腑器官的反射區,刺激這些反射區能促進這些臟腑的自我調節功能。想透過藥浴達至明確的療效,要請教醫師;就算在家進行簡單的熱水足浴,亦有增加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等各種裨益。 進行足浴最基本的設備,就只是一個水盆(水深至少要浸過腳踝)。進行足浴的時間,最好在睡前,避免在飯前飯後一小時內進行,以免影響消化;水溫方面,先從攝氏 37 度開始泡浸,慢慢加進熱水,將水溫升高至最合適的 4045 度;泡浸時間約 1530 分鐘,期間要維持合適的水溫。

若手腳冰冷情況嚴重者,可考慮在水中加入生薑,做法是先將生薑(1530 克大)拍扁,蓋上煲蓋煲十分鐘,然後將生薑撈起倒掉,將冷水加入薑水中,直至水溫降至 4045 度的合適溫度,便可開始泡浸。而長者安居協會製作的短片《「冷」戰小法寶足浴篇》介紹的足浴方法,則在熱水中加進少量鹽,同樣是為達到增進血液循環,改善睡眠的效果。

這麼簡單的程序,就能讓腳趾神經末梢受到刺激而活躍起來,改善手腳冰凍的問題,附帶還有各種養生功效,尤其在寒流襲港之際,不妨多試。

圖片來源: Wikipedia


  園圃物語
 
家居堆肥

一年將盡,回顧過去的怱怱歲月,仍然是回味無窮,記憶尤新,特別是在七月開始,在綠田園基金轄下的鶴藪有機農場,參加了一個為期八個星期天的課程,實在獲益良多。當中最為我喜愛的、也已經在家中推行的有三個項目,包括了節水花槽、不翻土田和堆肥。今天再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在家如何實踐堆肥計劃。


全文……(pdf, 244KB)

圖片來源:馬憲恩

  課程好介紹

有機耕種體驗課程
12 月 29 日 詳情……

有機耕種基礎課程
2 月 16 日、 3 月 2 日 及 16 日 詳情……

家居種植課程
1 月 19 日及 26 日 詳情……

  本地有機速遞

1221 鹽田梓簡樸生活營地義工招募

2012 年區紀復先生在西貢鹽田梓展開一項簡樸生活營地的計劃,營地的房屋已在維修中,歡迎義工加入,在每個週六抽空參與修葺工作。另外,鹽田復修部份已接近尾聲,歡迎對鹽田生產過程有興趣的朋友,於 1221 日加入義工行列。

詳情……

圖片來源:Facebook 專頁

 
 
1222 及 29  冬至雪飄賀聖誕
 
由中環農墟舉辦的「在地農學堂」,於 122229 日舉辦活動,分別教授應節的冬至五行湯圓,及適合良朋聚餐的土炮薑啤,讓參加者體驗節日氣氛的同時,學習不同環保小點子。

詳情……

圖片來源:活動網頁


 
114 生物多樣性公眾講座系列(一) :香港生物多樣性的現況及其策略及行動計劃
 
漁農自然護理署舉辦的公開講座,請來香港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導委員會主席林健枝教授演講「生物多樣性的保育:過去─現在─將來」,及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女士演講「《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求同存異,攜手草擬」,與公眾分享香港生物多樣性的現況及未來策略。

詳情……

圖片來源:活動網頁

  周兆祥的世界
 
怎樣掌握火爆的藝術

香港,據說曾經是「東方之珠」,今天的現實卻是個憤怒的地獄。絕大多數人絕大多數時間內心焚燒著熊熊怒火,為千百樣事物憤怒不平,個個都是一引即爆的計時炸彈。這種長年累月的憤怒狀態正在殘害大家的身體、破壞我們的生活、污染甚至摧毀整個社會。


全文……

圖片來源:周兆祥的世界

  綠領職位
 
招募農務幹事

綠田基金現正邀請熱心工作,且具多方面才能的人士加入我們的團隊。農務幹事負責一個約 50 斗種有機農場的每日工作,包括種植作物(蔬菜、果樹、稻米等)、照料動物、完成農地日誌、出售農產品,以及其他農場工作……


詳情……(pdf, 149KB)


農場雜工

綠田基金現正誠徵農場雜工一職,負責農場的一般農務,協助處理其他雜項工作等。入職要求兩年以上工作經驗,學歷不拘,能操粵語及簡單文字記錄,懂有機耕種優先。


詳情……(pdf, 103KB)
 
綠田園基金是一個註冊非牟利慈善團體,於 1988 年由一群關心現代農業、關心人類環境的人士所組成。我們一直致力推廣有機耕種及綠色生活訊息,並發展適合本地情況的綠色教育活動。在粉嶺的鶴藪,建有全港第一個有機農場,在荃灣,亦建有全港第一個大型長者社區園圃。在這兩個場地裡,我們開展本地的有機及綠色生活教育工作,讓參加者藉著接觸泥土,體驗自然生活。現在香港有數個商營機構的名稱與我們雷同,如公眾對本會工作有疑問,歡迎與我們聯絡。
電郵 / Email Add:info@producegreen.org.hk
電話 / Tel:2674 1190
傳真 / Fax:2674 8077
地址 / Address:新界粉嶺鶴藪村 18 號 / 18 Hok Tau Village, Fanling, N.T..
網頁/ Homepage: http://www.producegreen.org.hk


查看《綠田園電子通訊》資料庫 / 成為綠田園基金會員 / 昔日《稻草人》及即期索取地點 / 香港有機生活指南及有機地圖
 成為綠田園基金義工 / 購買綠色紀念品、農耕用具和農場刊物 / 認識「甚麼是有機耕種」 / 了解本地有機標準及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