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現時有約 2,500 個農場,估計當中 99% 都是家庭農場,即是由經營者及其家庭成員管理,及提供基本勞動力的農場。餘下的 1%,可能是以公司註冊、合資經營,或由非牟利/慈善團體擁有等等。
聯合國已將 2014 年定為國際家庭農業年(pdf, 366KB)(International Year of Family Farming),以鼓勵各地政府制定政策,支持家庭式小規模的農業生產。我們的政府可會響應聯合國的呼籲,在不足半年後,開始推出支持本地農業的政策?
我們沒有龜殼或水晶球,只是聯合國過往設定的國際年,如國際水合作年(2013)、國際合作社年(2012)、國際森林年(2011)等,香港政府似乎都並沒有主動響應,推出甚麼政策配合。在今日香港多事之秋,期望政府會為面臨消亡的本地農業制定扶持政策,似乎有點妙想天開。不過,民間團體卻已積極籌備,期望可以推出方案,引起社會討論。在民間方案面世前,先讓我們了解一下國際上的一些趨勢和討論,以擴闊想像。
其實,不論古今中外,家庭一直都是農業的基本生產單位,即使到了農業資本化的今天,大規模農企已佔據著農業風景線上的矚目位置,但實際上,以農場擁有權計,家庭農場仍然是現今已發展及發展中國家的重要農業生產單元。例如美國農場中 98% 為家庭農場,澳洲有 99%,巴西 84%。
當然,不同地方對「家庭農場」的定義,以及所代表的農業操作,都有很大的差異。美國的家庭農場包含年收入 100 萬美元或以上的超級巨無壩,以及必須依靠農業以外收入維持生計的小戶;巴西的家庭農場,則只包括面積在 0.5 ~ 100 公頃之間的「小」農場。而香港的農場,平均面積只有 0.3 公頃(約 3 萬平方呎),每月收入大約 8,200 元(未計算地租、肥料、種子、燃料等支出)。雖然香港仍未訂定貧窮線,但估計無論用那種計法,香港農戶的平均收入,除去生產成本後,都會在貧窮線以下。
而在國內,因為年初的「中央一號」文件,鼓勵大力發展「家庭農場」,令這種古已有之的農業基本單元,重新賦予新框架──「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並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只是,他們的重點似乎是土地的流轉與經營,而不是對小型農場的保護。
聯合國國際家庭農業年期望支援的,是受到忽略的家庭式生產小農戶。這些小戶數量多、土地小,卻生產了全球超過一半的糧食。他們會盡量利用土地空間,作多樣化的生產,因此單位面積產量,隨時高於擁有重型農業機械,高投入高產出的大型農場。家庭農場在保障糧食安全,生產與環境結合的農產品,創造與消費者更密切的巿場,承傳農業知識,維持生物多樣性等方面,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可是,這種小規模的生產模式正面對多種威脅,例如氣候變遷、農地都巿化、水土劣質化、大規模工業式農業與廉價進口農產品的競爭、缺乏合適的銷售網絡等等。所以,國際家庭農業年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向政策制訂者游說,為這種模式的農業提供可持續的發展條件。
在國際社會確認對家庭農業重視的當兒,香港的農地卻繼續荒廢,或者向地產發展流失。本地農業式微,將令珍貴的經驗和知識有如農地的生命力,永久封存在石屎地之下。期望香港社會支持復興本地農業,為我們自己及子孫後代留下一口安心的糧食。
|